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WHV|澳洲生活4,旅居就是homeless,不停搬家租房无数,生活在路上

珀斯君 澳洲新鲜事 2024-2-18 19:25 76人围观

WHV|澳洲独居生活小记

WHV|澳洲小镇独居生活小记2,及指南,南方的南

WHV|澳洲独居生活3,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

最近看的书太沉重读后感写不下去,不写完开新书又战战兢兢,几个开了头的内容也太沉重,只能写写生活本身,今天写租房。写租房基本就是在回顾这几年的生活了。

澳洲四年多我搬家无数租房无数,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以及各式各样的房东,房租也从2019年时的100刀一周变成现在250刀一周起步。BTW我刚到Perth那一晚住在青旅,20刀一晚,时隔三年后2022年底回到Perth,超级无敌差的十几人一间的青旅,60刀一晚,爆满,我定的可能是那天Perth全部青旅的最后一个床位。

1.那个遥远的100刀房租年代

刚到澳洲时住在Perth北部一个华人房东的房子里,100一周。房子是几居室我都数不清楚,可能四个卧室吧,加上车库也改成一个卧室得一共五间了。我的房间不小,放了三张单人床,三个置物柜,一张矮桌,还有个小小的步入式衣帽间。我的床挨着墙,很有安全感,房间有个大大的窗户,刚好可以看到这条街道的路标,和蓝蓝的天。

大多数时间这个房间只有我自己,一个台湾女生也住在这个房间但忙于工作不经常见面,偶尔聊过一两次天。我记得我们刚聊天没多久,氛围友好,她就突然问出了那个敏感话题。我能感觉到她并不是在挑衅,她是真的好奇。那时候是澳洲的冬天,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以为澳洲冬天完全不冷,晚上盖着薄薄的毯子睡觉被冻醒,她凌晨很早起床去上班看到我缩成一团给了我她的厚被子盖。后来没多久她就搬走了,留了厚被子给我,让我走的时候给房子里另一个台湾人保管,她会回来取。

这个房子的厨房和客厅也都不小。刚到澳洲的我完全不知道该吃什么,意面鸡蛋青菜酸奶面包这些仅有的稍微熟悉的食物轮番出现,幸好超市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我记得我喜欢用勺子给面包刮花生酱,一个男生看到跟我说用餐具刀会更方便。对诶。然后因为碳水过多,我气球式长胖。

后来我进城和多年的老朋友玩了两周,住在100刀一天的airbnb。我刚查了一下,那个两居室已经下架,同类型的房子现在最低200刀一晚起步。和朋友在一起是不怕没钱也不怕没乐子的。我们的阳台刚好可以看到City的夜景,我们在那个阳台上喝酒聊天到半夜大醉,出去吃川菜吃火锅吃生蚝,去企鹅岛骑行,在家里煎牛排。朋友还需要远程工作所以晚上喝了大酒早上还要早起,我睡到十点,起床安静地吃早餐,这么多年过去朋友提起我可以花快两个小时吃早餐依然震惊。吃完早餐我就看书,当时刚开始看书没多久,看的大多都是小说。那段时间沉迷一本长篇不可自拔,看得我捶胸顿足,朋友再次表示震惊。现在提起来这段日子,朋友都说那是最快乐的时光。

花光了钱刚好机缘巧合得到Perth南部的一个工作和附近一个公交车上班二十分钟的房子,真是要感谢给我分享信息的那些好人们。还是华人房东,100一周。我自己一个小小的房间,房东家很有华人生活气息,偶尔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吃饭,那是讨厌做饭的我的伙食改善时刻。记得那时候我学会了买亚超的调料做一大锅有肉有菜的汤,因为鸡肉方便处理我大多用鸡肉,房东看不下去我笨拙地切肉直接上场,让我站在旁边看着,还教我要撕掉关节处的老皮,我立刻想到自己可能已经吃下过一次老皮了,oh no。

2.小镇的银河,墨尔本清冷的街,小镇的蜗居生活

后来又度假又花光了钱,就去维州小镇工作了两个月,住在一个四人间,两张bunk,不到200刀一周,大多数时间住着我和另一个女孩。卧室宽敞,两个bunk中间有个沙发(有时候我下了班回来就躺在沙发上直接睡着),还有个单独的小厨房、小餐厅、衣帽间、浴室卫生间,听老板娘说我们这个是最新的cabin了。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镇,白天热得我感觉下一刻会化掉,晚上冷得让我以为是冬天。印象最深刻的是基本上每个夜晚都无比清晰的银河,和数不清的星星。那段时间的日子简单快乐,上班机械式工作,下班看书唠嗑,有种大学女生宿舍的感觉,只是上课变成了上班,因为不会久待所以没有什么人际关系需要考虑,因为只需要赚钱去度假所以不需要考虑什么前途未来发展等等。

赚了点钱立刻去度了个假,度假回来墨尔本就空城了。认识的一些华人一个个回国,都劝我也赶紧回去,记得当时机票涨到5000。后来机票迅速涨到一万,澳洲情况开始严峻,国内朋友严肃劝我回国,说我没钱买机票他们可以借给我。我打着哈哈但就是不行动。

当时住在墨尔本的青旅,记不太清楚,大概20刀左右一晚,我几天几天续住着。银行卡里快要见底的钱让我不得不找工作,之前的小镇因为口罩不接受从墨尔本回去的人。三年后我又也有过一次几天几天续住青旅的情况,但那是纯粹的度假,和三年前的心境完全不同。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镇的住宿可以待着。双人间,独立卫浴,是不到200刀一周还是不到300刀一周我记不起来了,但能有个长住的地方是当时的第一需求,能在人烟稀少偏远地区更好。我在那里补了好多电影和几部剧,看了一个大长篇。那个冬天五味陈杂。

3.在悉尼开始认真生活

情况好转后,我去往悉尼。来澳洲怎么能不去悉尼。当时和前男友一起,我们住着airbnb找房。这个房子我一眼就看中,老旧的房子,楼梯很窄家具很旧,但很有感觉。房间在二楼,连着一个小阳台,正对着街上绿绿的树冠。虽然另一间向阳采光更好,也因为房间稍小没有阳台所以更便宜,但这间的阳台让我极得我心。当时我的预算是300刀,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理由的300刀,但这间因为太喜欢,稍微讲价后350刀租下。

这个房间其实住起来还好,阳台使用率没有想象得高,因为冬天没有光照的房间和阳台颇是阴冷,我反而喜欢在白天去后院晒太阳。那个房子大概还住了另外两三个学生,大多数时候都见不到他们,厨房和后院这两个公共区域大多是我们在用(毕竟房间阴冷我不想待在房间),偶尔在厨房见到另一个男生。房东是在澳洲很久的华人,好几个房子。他们不住在这里,却在每周造访时都要点我们几句,厨房用得太多啦,冰箱用了虽然是空着但属于(还未入住的)别人的格子啦,远远不是签租房合同时候的花式友好。

不过是在这个房子,我觉得我开始认真生活。在此之前我一个人生活时,吃饭永远是凑合。我家里吃饭这件事就只是为了吃饭,为了完成一日三餐,不讲究什么色味俱全,不讲究什么碳水化蛋白,更没有从我妈身上看到过任何做饭这件事的乐趣本身。我在国内上班期间全靠外卖活命,到了澳洲用简餐和一锅炖解决。前男友讲究吃,加上两个人买一些大体量的食物不怕吃不完浪费掉,于是我们每周去超市认真购物,记得有次看到大白菜3.5一棵直接狂买两棵,他甚至买饺子皮自制饺子馅包饺子。我们还会去附近的亚超买各种亚洲食物,很多他都没听说过,烤冷面、胡辣汤。悉尼毕竟大城市,亚洲餐厅众多,那时候大概每周都要在地图上选一家店去吃,自助烤肉店、火锅店、日料店、韩餐店,他甚至看见那种我很排斥的盒饭店都想要试试,吃了之后竟然也没那么差。

吃饭这件事的比重上升之后,我感觉我真正开始了在澳洲的生活。在这之前我就是在漫无目的地玩、流浪、带着一定距离旁观这个陌生的国度。

那个房子离悉尼大学很近,我们经常去悉尼大学旁边的草地公园荡秋千。也去了悉尼的一些海边,看日落,吃鱼薯。我在悉尼仿佛重新过了一次没有束缚的(除了偶尔来自房东的叨叨)自由的高中生活。

4.海边的酒店式公寓和森林里的小屋

机缘巧合我们得到一份housekeeping工作,并且可以住在这个酒店式公寓里,房间一角甚至可以看到一点海景。我记得价格不高,可能是不到300一周。旺季到了需要搬去经理家时,同样价格房间却很小,加上我和工作中一个有点搞歧视的白女吵架,没多久我们就跑路了。但在那期间我们基本走遍了附近的海边,尝遍了附近海鲜店的各式拼盘,还爬山看了绝美日落。

后来我们也在其他的housekeeping工作期间住到过条件很棒的酒店式公寓,好像也是不到300一周,干净简洁,所应俱全。在那些房子里的很多生活细节都还历历在目。

因为找房子实在是太麻烦,后来我一直很喜欢找提供住宿的工作。非市区的酒店工作很多都可以提供住宿,前两年这类工作非常好找,一问一个准。

我还住过森林里的一个小屋,住宿条件极差,开门第一眼看到黑乎乎没有光照脏乱差的客厅,也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已经接了工作这时候跑路不太好的责任感让我忍住失落,花几个小时打扫客厅和房间,住下。度假村房间暖气充足风景明媚,但员工住宿没有暖气,地毯湿漉漉的,连床垫都湿漉漉的,电热器全天烘干也无法解除我躺在床垫上的嫌弃。虽然森林里风景绝美,我爬山爬得不亦乐乎,虽然房租极其便宜不到一百刀一周,我还是忍了两个月就赶紧跑路了,立刻找了海边短租度假公寓度假一个月,每周不到400刀,楼下有游泳池,走路一分钟到海边,阳台可以看夕阳。

另一个森林小屋就好多了。一百刀一周,是真小屋,可能也就二十平。入门左手边就是衣柜,单人床靠着墙,小小的浴室,沿着另一边的墙是置物柜和桌子,桌子下有个小冰箱和小置物架,桌子拐过弯延到另一边窗户下,拐角处还放了大屏电视,然后就是门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冰箱附近的桌面是我的简易厨房,那段时间很喜欢金枪鱼罐头配甜菜根,再一片烤面包,绝美。橙子是我的最爱,每周买一袋3kg的橙子,有时候不到一周就消灭光。我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出去跑步,回来洗漱,走路几分钟去上班,中午回来吃我的金枪鱼甜菜根三明治,晚上下班去公共厨房煮一锅泡面小火锅,端回来一边吃一边听播客,吃完转过另一边桌面写东西,写差不多钻进被窝用大屏电视看电影。这个房间两个人会太拥挤,一个人真的是刚刚好。那是恢复单身且悲伤基本被工作驱散的惬意独居时光。

5.村里的阳光与夜晚

昆州是我住的最久的地方,也是昆州一次长住村里的经验让我爱上住在山里、森林里的感觉,一改此前只找海边工作的执念,开始尝试森林里的工作和住宿。

房东从爸爸手里继承了这个大房子,我们住的房间是房东爸爸在原有房子基础上增建的一个独立一居室,完整小厨房、餐桌、衣柜、储物柜、大床、沙发、干湿分离浴室、室外桌椅、后院,全都有,才不到250刀一周。房子建在山腰,后院后面是个可以爬上去的山,也是这家的地,长满野草野树。基本每天都有袋鼠在前院后院跳过,还有几只鸟经常来要吃的,房东给他们喂的肉都是牛心什么的。

我在那里突然喜欢上倒腾各种吃的,反正有人会吃掉不会浪费,偶尔还会去房东那边给房东送一些尝尝,房东也很热情会送我他们做的吃的。我做饭不喜欢有人帮忙,就按自己的节奏,听着播客,不急不忙,乐在其中,做出的东西大多也都还行。有时候我戴上帽子,在室外桌子上晒着太阳画画。颜料摆满桌子,听着播客,直到太阳照不到我,夜晚的冷气快要袭来。

那会每周工作三十个小时,房租和吃饭完全够用,大把大把自己的时间,是最完美的经济状态。下了班除了做饭和画画,还会去爬山、去开车十几分钟的海边,太阳不毒的傍晚经常去坡下路上打羽毛球,直到太阳落山,不远处小镇灯火亮起。

村里没有灯光污染,晚上天上的星星超亮,也会看到银河,很美,但到底不如维州小镇的银河那么亮。也或许因为维州小镇是第一次看银河,我的大脑给了高光。

6.度假租房之中澳房东大不同

曾经用airbnb找到一个澳洲房东,住了两个月,200刀一周,是现在再也不会有的价格。卧室并不大,但房东非常好相处,所以在客厅待着一点也不局促,住了一周后立刻决定多住住。院里有个泳池,坐在泳池边上看书,热了跳进泳池玩会水,洗个澡,去电影用投影仪看个电影,简直太完美。

房东非常喜欢亚洲食物,储物间摆满亚洲调料,过年期间还自己炒了亚洲食物给我们吃。住宿期间从不过问水电,我们不提起就从不问任何私人问题、敏感问题,还风趣幽默。

也通过微信群租到过一个中文房东的房子度假,我记得是不到300刀一周。卧室不小,柜子和桌椅都有,还有个落地窗我很喜欢。客厅也很大,但非常暗,看房时我想着可能因为没开灯,开了灯就好了。后来明白,所有的第一感觉都是对的,这个客厅就是永远都很暗,房东自己和其他房客都不会用这个客厅,除了做饭时用厨房吃饭时用餐桌,客厅位置的灯永远不会打开。于是那个度假除了出去玩,除了做饭吃饭,其他时间都是在那个房间呆着,房间使用率极高,房租花得很值,也幸好落地窗带来的采光让人心情舒爽。在那边住了一个月,入住之后就很少和房东再当面讲话过,都是微信催房租(我们当天上午去取现金,后来为了避免被催都提前一天取)、微信提醒我们少用洗衣机、微信告诉我们水池要清理干净(我态度一直非常好,但这一次我强硬地说我每次都清理得非常干净,甚至有时候我去洗碗看到有别人的食物残渣,也会一并清理)。总之在那里住得并不很轻松,会碰面但不交谈的氛围以及被监视且被微信警告的感觉,怪怪的。大概住了一个月,就roadtrip去了。

还经历过墨尔本的冬天。有一个华人房东的房子又新又暖和,空调很给力,地毯不冰脚,房间光照也充足,厨房宽敞明亮且有人气。而另一个华人二房东的房子,外面看起来花园复古而惬意,但是客厅外的门廊完全阻挡了阳光,客厅和厨房都阴冷,卧室空调怎么吹都热不起来,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么怀念北方的暖气。

7.沙发凑合睡的几周

单身比较方便的就是方便凑合,所以也有过在朋友家里沙发上凑合过。这些时候都是意思一下一周给50到150不等的房租即可。但即使付了房租,总是有借住的感觉,我会尽量帮忙做家务,比如洗碗、打扫卫生、浇花、收拾房间等。

我睡眠还不错,即使睡沙发也不影响睡眠质量。睡沙发时一般都是在短期度假,十点多早早睡下,早上迷糊到八九点钟才起,有时候朋友已经去上班,我自己一个人起床喝点东西,在小镇上逛逛,看看各类小店,逛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吹吹海风,吃吃鱼薯,好不惬意。有时候朋友也是不上班的主,起床一起喝咖啡、聊天、浇花、整理院子、看看书、看看电影,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8.凑合只能是临时

凑合的感觉就是,行李箱不完全打开,没有地方把所有衣服挂起来的感觉。在某地中转一夜时,我有时候会住青旅,便宜且交通方便。有预期的凑合都OK,因为知道不多久就会离开,但预设了长住却太过于凑合的条件,就让人想逃跑。

我住过三次bunk,除了维州小镇那次是个宽敞的房间,另外两次都是一个小房间里放一个bunk。一次有简单的书桌和床头柜,配套的洗手间浴室,但整个房间只比bunk长了没多少,比bunk加桌子宽了没多少。我在那张桌子上开始画画,但房间的逼仄、窗户太小导致的光照不足、外部桌椅没有私密性,住不到一个月我就辞职跑了。另一次是在寸土寸金的雪山,房间里只有bunk啥都没有,也差不多一样的感觉,逼仄,光照不足,但因为太喜欢雪山的工作,凑合着住了三个月,大多数时间都在有落地窗的客厅看雪景,睡觉才去卧室。

总结下来我对住宿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好像就是光照,要有窗户,窗户要足够大,窗户朝向要保证有阳光。其次是大小,我并不需房间太大,有时候太大我反而觉得空旷得吓人,但不能太小,小得只有一张单人床大小真的不行,要么宽一些要么长一些,不然真不得行。再者是除了睡觉之外的living room,要么公共客厅窗明几净且氛围好,我愿意待,要么像我有一次租房子时那样,虽然室友总是占着客厅,但我的房间阳光充足,且有足够空间放下一张大桌子和椅子,和一张瑜伽垫,我有足够的私人空间看书、看电影、写东西、画画、运动。而且桌子最好是大桌子,现在这张胳膊刚刚好放得下的四方小桌就不是很完美。

这几年即使不算少于两周的临时住宿,住过的房子也得有二十间,新的旧的、大的小的、好的差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合租的独居的、海边的山里的、华人的白人的,各式各样,最长一次住了半年,其他一两周到一两个月不等。过几周我又要搬家了,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还会搬几次家,会再住什么样的房子,遇见什么样的房东和室友,我不知道,有点期待,也有点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生活抛给我的未知。

写于2023.12.24.E 2023.12.16.C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