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我去澳洲留学定居,发现国内教育不输国外,孩子回国比不上同龄人

卧龙在澳洲 澳洲留学 2023-8-20 09:23 134人围观

我叫小雯,1981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大妞,如今已经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安家落户。毕业于国内一所211大学,曾在一家国企找到了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然而,尽管我在现在过得也不错,却总是找不到归属感。所以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毅然裸辞,踏上了澳洲深造的道路,攻读硕士学位。当时,我只是想追求更先进的知识,但谁知道命运却为我揭示了一条全新的人生方向。

小时候,我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北京家庭。父母都在化工厂工作,为了繁忙的工作,经常需要应对三班倒和夜班。于是,我时常独自待在家里,或是去姥姥家度过时光。在无聊的日子里,我通过沉浸在书海中或聆听故事来打发时间。

我的父亲年轻时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曾被派往兵团,而这一遗憾伴随他的一生。他在山西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度过了近十年的艰辛岁月,每天都为温饱发愁,这种挨饿的滋味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后来,他作为一名返城知识青年回到了北京,在一家化工厂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他毅然辞去工作,踏上了创业之路,投身商海。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尽管他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在商业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父亲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我,他时常告诫我要多读书、开阔眼界,多出去看看世界。这些话语为我以后走向国外留学埋下了伏笔。

我的母亲也历经兵团岁月,在寒冷的东北漠河度过了整整十年。那个时代,读书被视为一种奢侈,尽管她是一个有才华的少女,却未能有机会早早返回城市继续深造。她秉持着传统的女性观念,认为女孩子应该文静内敛,言行谨慎。

然而,当我自己成为了父母,我却坚信应该鼓励孩子追随内心的真实想法,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

幸运的是,由于我在中学时期的优异成绩,我获得了保送,进入了北京市的重点中学——人大附中,这也是李永乐老师曾任教的学府。在那里,我结识了众多优秀的同学,以及他们背后优秀的家庭。有些家庭背景显赫,有高知和高干,有的在国外工作,假期还会送孩子去新加坡参加英语夏令营。我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对这些家庭心生羡慕之情。于是,我意识到,仅凭出色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人生的旅程充满了变数,这些变数塑造了每个人的人生深度和广度。在许多时候,我会感到无助和无能为力,渴望改变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我只能默默努力,勉力追寻自己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庆幸在中学时期,见识到了这么多出色的同学和他们优秀的家庭,这也为我将来走向国外留学埋下了另一颗种子。

1999年,由于高考志愿填报失利,我被迫放弃了心仪已久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被调剂至北京工业大学,就读应用数学专业。当时,我对专业选择一无所知,盲目填报成了我人生中的一次遗憾。高考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成绩的角逐,更是生命中一道分岔口。

如今回首,我深刻认识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远比学校的声誉更重要。毕竟,专业决定了未来的职业道路,然而在当时,我并没有足够认知。我时常想象,如果那时有一位导师能够为我提供指引,也许我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人生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走向。



2003年,我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国有电力集团工作。稳定的工作和不俗的薪资让人满意。由于我是北京人且又是女性,同事们对我特别关照备至。因此,尽管工作需要我频繁地奔波于项目调研和出差,我总能够与大家保持同步。然而,作为一名理工科女生,我渴望将所学运用于实际,为项目组做出贡献。然而,分配给我的工作总是涉及组织和文职工作,技术性的机会总是与我失之交臂。

我曾试探性地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愿望,表达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甚至能够接受长期的异地出差。然而,领导对我的诉求毫不理睬。于是,我决定辞职,尽管家人劝我应三思,毕竟那份工作的稳定性和待遇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已经相当不错。然而,我并不是一个满足于平庸的人。

我深信,拥有稳定的能力比拥有稳定的工作更为重要。与其在前方的未知面前畏缩,我更担心的是在未开始就选择了放弃。

新工作唤起了我对知识追求的渴望和热情。我加入了一家专门从事财务软件开发的上市企业。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公司的股票代码。在这家公司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不断成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我的专业兴趣得到了满足,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这为我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



公司积极向上,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推崇求知的企业文化。许多员工踏上了海外学习交流之旅,回国后焕然一新。这种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氛围也影响着我。

然而,工作中也出现了瓶颈。作为一个纯理工科毕业生,我对经济和财务领域知之甚少,许多概念我无法理解。

当时,我看到一位即将前往加拿大留学的同事,这给了我灵感。为了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我开始考虑留学,期待在全新的环境中提升自己。

我有着不错的本科成绩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申请留学并不艰难。很快,我获得了一所世界一流的澳大利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我拿到这封信时,内心涌上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然而,又一个难题摆在了我面前:我需要提高英语水平。经过多次雅思考试,我听从导师的建议,决定提前三个月前往澳大利亚学习语言。

2007年,我踏上了独自踏入未知领域的征程。当我跨足澳大利亚的土地时,真切地感受到了陌生的氛围。尽管我在来澳之前的英语水平还算不错,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仍然充满了挑战。那时,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英文有待提升。



提前通过中介预订了住宿,可当我一抵达才发现,实际情况与所描述大相径庭。我所入住的地方阴暗潮湿,通向房间的长廊里弥漫着难闻的霉味。后来我才知道,好的住所通常留给当地的白领或有稳定收入的居民,而被分配给留学生的,往往是不受他人青睐的残余之地。

原本以为会有网络的住处,到达后才发现竟然没有,甚至国内的通话也成了难题。我只得请求房东带我去附近购买电话卡的地方,然而她却将我推给了一名即将退房的泰国女生,让她陪我前往。这就是我抵达的第一天。

晚餐时间,西方人喜欢使用各种调味酱料,然而我得到的只是一些番茄、黄豆和便宜的香肠,甚至鸡蛋也需要自己煎,水果等等都要额外购买。住宿费中并未包含伙食,而且一切都需要额外付费。考虑到当时的汇率,我只得忍受饥饿。我开始怀念北京的家,附近有大市场,食品种类丰富新鲜,物美价廉,美味又有营养。当时真不理解自己当初在图什么。原来离开了家的庇护,才明白过去的无忧无虑是因为有人默默为我们肩负重担。

还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澳大利亚是个相对缺水的国家,在寄宿家庭里,洗澡时间被严格限制在不超过5分钟。这与我们北方人喜欢泡澡的习惯截然不同,晚上洗澡几乎变成了一场焦虑的战斗。



最让我不适应的是,房屋内所有房间都没有门锁。晚上,房东家的猫需要外出散步,因此后门始终敞开。然而,我总感到有些担忧,只能用凳子和桌子挡住自己的房门,稍微安心一些。

幸运的是,后来有了老公的陪伴,我的异国生活变得更加有底气,也增加了许多色彩。

我们是初中同学,甚至是同桌,巧合的是,老师将我们安排在一起。当时,我们班有50多名同学,大家与相邻的同学相处较为密切,我们的兴趣爱好相似,都来自普通家庭,因此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

尽管一直保持着联系,但直到大学后,我们才真正走到了一起。后来,我出国留学,他完成手头的工作后,也随我一同来到了这里。那段艰苦的日子,成为我留学生涯中最幸福的时光。

我仍记得,当时的生活相当紧张。为了不再向父母索要钱,老公总是尽一切努力节省开支。当时,北京的公交卡一次只需4毛钱,持学生证的只要2毛,而我们居住的地方,单程公交车票却要价3澳元。考虑到汇率为6.6,这意味着每次往返车费至少19-20元,我和老公一天的交通费用就高达80元。



刚开始,为了节省车费,老公经常选择步行或跑步回家,一个月下来,曾经150多斤的他瘦了20多斤。我记得在北京时,他最喜欢喝可乐,几乎每天都会喝上一两瓶,而在这里,一瓶可乐的价格竟然超过了20元。为了减少花费,老公一年只会喝两次可乐,分别是在圣诞节和新年。

庆幸的是,时光从未辜负那些不懈向上的人,多年的努力后,我们终于在澳大利亚买了房、买了车,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宝贝。

另一方面,我深切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尽管性格开朗,但我以传统家庭为背景,表达方式保守内敛。然而,来到澳洲后,我逐渐领悟到直接坦率的交流方式更受欢迎,过于含蓄的表达往往被认为是沟通不畅。

澳洲的雇主们认为技能可以培养,但沟通这一软性技能却非一日可成。直到我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我才逐渐认识到并开始加以改进。

另外,中澳的教育体系也存在巨大差异。在澳洲,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与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负担医学专业的学费。尽管他们有类似国内助学贷款,但仍无法覆盖全部学费,更不用说其他开支。



我出国留学后才意识到,中国的大学教育费用实际上相当低廉。与此相比,海外的教育成本高得令人咋舌,需要支付数十万。

然后,到了2020年,疫情开始蔓延,我所在的墨尔本成为重灾区。整整六次封城,累计封锁时间超过300天,几乎是全年无休的状态,对我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在这段时间里,我多数时候都待在家里,利用上网和阅读新闻打发时间。

最初,为了充实自己,我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名自媒体从业者。因为我有理工科背景,对自媒体剪辑也颇有兴趣,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开始行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自媒体账号逐渐引起关注,许多粉丝向我咨询有关澳大利亚就业、留学等方面的问题,我通过这些交流填补了大学时因信息匮乏而感到的空白。

令我深感触动的是,有一位粉丝兄长渴望出国,一直认为在国外工作收入更高,即使遭受几年的艰辛也在所不惜。然而,他来到国外后才发现,艰辛困苦来得并不值得,甚至因此而患上了疾病。还有一些粉丝因盲目追随,到了国外却面临疫情感染,由于缺乏居住证和医疗保险,连打疫苗都成了一大难题。因此,我希望能够用我十多年的海外经验,帮助更多人规避这些坑。同时,我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海外生活。



此后,当我看到澳洲一些媒体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不实报道时,我坚定了继续下去的信念。确实,出国的人更加有爱国情怀,这句话并不假。只有在国外,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国,这是内心的坚定信念。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华子孙。

当我身处海外时,我更加渴望世界能够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国,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海外华人能够尽己所能,消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摩擦。对于那些没有亲身踏足中国的澳洲人来说,想象今日中国的高速发展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中国人向来勤奋努力,不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这些海外华人都在展现着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我们是外界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透过我们,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澳洲人真正了解中国,让更多中国人理解西方文化。同时,我也希望所有海外华人能够团结一心,展现新一代中国力量,踏实地行走,稳扎稳打。

凭借高质量的内容输出,我成为了某平台联盟的班长。在2022年的春节,我和老公甚至受邀参加了某卫视的全球华人春节联欢晚会。

未来,我和老公将继续携手创作更多优质内容,期望用微薄之力为他人带来一丝温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