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67年,澳大利亚就开始从中国进口屎壳郎了。 ![]() 澳大利亚农业部的报告显示,2022年澳大利亚斥巨资从中国进口了约100万只屎壳郎。可以说,没有这些“特殊清洁工”远渡重洋来干脏活,澳洲牧场牛粪早就堆积如山了。 倒不是说他们本土没有屎壳郎,只是本土品种对牛粪“消化不良”,这才需要外援的帮助。 ![]()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澳洲本土的屎壳郎多达475种,全靠着袋鼠、考拉等有袋动物的粪便过日子,别提有多舒坦了。 18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征服了这片孤悬在南半球的大陆,黄牛和奶牛也被带到了澳洲。照理来说,牛粪是块增量蛋糕,僧少粥多的情况下,屎壳郎种群应该迎来爆发性增长才对。 ![]() 可没想到,澳洲本土的屎壳郎还挺“挑食”,对外来物种的粪便敬而远之。 原来是牛粪的含水量过高,粪球体积又大,滚起来既黏糊又费力,体验感实在太差,导致当地的屎壳郎纷纷罢工。 ![]() 外来牛羊的后代数量激增,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澳洲奶牛的数量达到惊人的2600万头,比当时的人口总数还要多。 别看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用地面积有3.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0%,可再宽阔肥美的草场都遭不住堆积如山的奶牛粑粑。 ![]() 一个奶牛粪垫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才会完全分解,那牛也不傻啊,本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它们直接绕开粪便过多的区域进食。 这意味着,每年澳大利亚将失去数千平方公里的放牧土地。 ![]() 一个奶牛的粪垫会在两周的时间内孵化出3000只苍蝇,这样的粪垫一天会制造10-12个,这就导致了每天都有数十亿只苍蝇从粪中飞出,带来严重性的传染疾病。 那个时候,澳大利亚居民想要在户外喝杯咖啡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你想想乌央乌央的苍蝇来骚扰,怎么喝得下? ![]() 196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们马力开足,跑遍全世界寻找能够帮忙处理粪便的屎壳郎。 终于在两年后,中国屎壳郎登陆澳洲,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它们几乎能够满足处理牛粪的所有需求。 ![]() 中国屎壳郎可是昆虫界的劳模,它们力大无穷,能推动自身体重1141倍的物体,而且处理粪便的组合拳也玩得相当溜。 不仅能够将潮湿的动物粪便滚成一个个圆球,还能在粪便下就地挖坑藏食,甚至懂得在粪球里边儿产卵。 ![]() 当屎壳郎宝宝孵化后,又开始汲取粪便中的养分长大,效率翻倍。 如果这些牛粪暴露在空气中,80%的有机氮会挥发在空气中,有了屎壳郎的帮助,这些氮会被埋在土里,这对于土壤不是特别肥沃的澳大利亚来说至关重要。 ![]() 想不到中国的屎壳郎都把“勤劳”二字刻在了DNA上,多次拯救深陷“牛粪危机”的澳大利亚。 如果没有它们的帮忙,澳大利亚会是什么味道? 注:图源于网络,侵删。 感谢观看,点个「赞」和「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