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完自闭症的小朋友B特别有感慨,所以想说一说在澳洲这三年我做support work 尤其是带自闭症小朋友的经历。 在很久之前我记得自己还是挺不喜欢小孩子的,即使是表哥家的孩子,我也不喜欢,甚至是自己亲哥哥家的小孩子,我也会觉得闹腾,闹腾的心烦。 当然那个时候我也很小,可能只有十几二十岁的样子。 最早开始正式的接触小孩子们,我指的是我的心智开始转向成熟后是在菲律宾海岛上,我开始想要为这个贫穷落后的海岛上的孩子们谋一个好的未来,这是我曾经在岛上做环保的初衷,我不希望他们的未来如同他们父母一样低薪打工在外国人的店里,收入仅够温饱,或者离开自己美丽的海岛,到大城市的血汗工厂里住在贫民窟。 在我开始想要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我想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作为孩子的认知出发点,想看看他们在将来能有怎样的无限可能的发展,同时我也很后悔自己学习人生道理太慢,遗憾自己的父母没有花时间将他们人生的道理告诉给我,就只是生了我养了我,没有告诉我人生应该追求什么,哪些内容应该是做人的底线,没有人告诉我哪些品质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潜移默化的看着,学着,他们很多潜意识里的内容,没有进入到意识中,成为指导自己人生的认知,也没能以教育的方式进入我的人生字典。 来到澳洲,实在是机缘巧合,我会进入NDIS(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Scheme)行业,过去的这三年我support了很多disabled clients,这其中有变性者附带自闭症和创伤后遗症,也有从正常人突然遭遇眼疾失去了视力不再具有正常人的活动能力,创伤后应激是我带的客户的一大类,另一类就是广泛存在的自闭症群体,我在国内的时候很少听到这个叫法,甚至没有在生活里见到过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或成人,或许他们都被关在家里,或者他们被统一的称为孤僻不合群。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些失去了正常人的活动能力的人在澳洲很幸运,他们有政府的补助让他们可以找到社会工作者尝试着帮他们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 我也很幸运,因为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也有了基本的生存能力,更让我感叹一个人在四肢健全,没有疾病的生活是多么的可贵,因为身边这样的人很多,只是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们接触。 ![]() 在所有的这些客户群体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我还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面试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的时候,他们问我有没有照顾自闭症孩子的经验,因为是我的第一个面试,所以我没有拿到那个机会,但转眼我已经带了三年的孩子们了。 我其实没有相关的专业培训,但我和孩子的接触被父母们看在眼里总是获得最高的认可,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对待这些孩子们是发自内心的关爱,我对待他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我又尊重他们的意见,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所以我的时薪在一年前就固定在了最高限额的60刀/Hour,周末甚至可以来到假期的最高限额118刀/Hour,所以如果很多澳洲人抱怨自己的税收去了哪里,大部分其实都用在了帮助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手中,但其实也不能说不公平,因为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弱势群体,就像我support的几个视力受限的病人,我们的孩子也可能突然患上重疾,这都是潜在的保障,我们只是暂时还没有用上,如果到真的可以用上的那天,我们才会感谢没有投票否决掉这项支出。 我一直以来的认知,都是发生在任何其他人身上的不幸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做support worker的经历更是让我深以为然,让我的认识获得了佐证。 ![]() 自闭症主要都是发生在男孩身上,虽然女孩也有较低的比例,但是我至今为止遇到的全是男生,而和这些家庭的密切接触,也让我看到了父亲在一个家庭中出现这种不幸时候的表现确实相较于母亲较为不负责任,有父亲在两岁知道孩子是自闭症直接不告而别离开澳洲回到美国的;也有不再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和自闭的孩子同框的;也有接受不了现实,打骂‘不争气’的儿子的,总的来说我带的这些家庭,普遍出现了父亲缺席的情况,当然也并不是母亲就都做的很好,有的家庭会有了另外的孩子而将更多的关注焦点转移在其他孩子身上的,除了唏嘘以外,我也会理解所有这些家庭里父母的表现,我不知道我的表现是否会比他们更好,但这些提前的观察,让我有了更多的反思。 所以我知道我的时薪之所以高,是因为我大多在这些家庭里、在和这些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担当一个‘父亲’的角色,至少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亦父亦友,我带孩子们学习我的技能,游泳、跑步、运动。 我和他们的接触中竟表现的超出我想象中的耐心,不知道是因为我现在就是变得耐心了,还是因为我更希望在他们少有的和我接触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足够的关爱,或者我觉得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报酬。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自闭孩子H,他的母亲是我接触里面尤其将他视为普通孩子对待的模范,我每次都带H游泳,在一次H所在的正规学校组织的全校游泳比赛中,他甚至拿到了小组的蛙泳第一,仰泳第二,他的父亲缺席了这场比赛,而我去了,孩子的母亲也邀请了我,说这样H会获得更大的鼓励,我也觉得我应该去,我觉得孩子在这样的场合下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看到孩子拿奖、登上领奖台、胸上贴上第一名的奖章的时候,我也格外的开心,这也是我对的认可。 ![]() 让我决定写下今天这个文章的原因是因为今天是我带B的第三天,记得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我问孩子的妈妈和姥爷,B有什么爱好,答案是看电视玩pad,我说我可以带孩子游泳,建立运动的爱好,他们还表示质疑说孩子很害怕水,就像他的妈妈一样。 今天是我带B下水游泳的第三次,我可以说他的进步是我在澳洲教游泳这三年里教过的正常、不正常学生里进步最快的,姥爷也开心的拍视频,迫不及待的发给他的妈妈和姥姥,我能感受得到他们的欣喜和感激,我也很感慨,有多少孩子没有兴趣爱好都是因为父母自身没有什么爱好。 我的出现,或者说教师、教练的出现都无法取代父母在一个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作用,一天的时间里我才能出现多久,至多一个星期里出现几个小时,而父母却是陪伴孩子时间最久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导致孩子对人生的看法,生活的习惯的巨大转折。 ![]() 我也是在十年前才开始接触运动,然后我就彻底迷恋上了各种运动,从游泳、跑步、健身、健身、单车、潜水、网球到前不久刚刚补上的泰拳,如果我能更早二十年就有接触运动的习惯,我想我的人生会有更多的不一样,因为运动确实在过去的十年里帮我树立了自信和度过困难的勇气。 我其实还有很多时间,我也接触更多的孩子,我甚至已经创办了自己的英语学校有五年的时间,我目前也打算在本地做一个中文学习的课后学习学校,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时间带孩子学习更多的人生道理、接触体育运动,只要是对孩子的正确的爱,我想都能在孩子心里种上一个可能的种子,在ta人生的将来起到改变ta一生的作用。 ![]() ![]() Perth中文教学、游泳教学、自由潜水教学、生命咨询、婚恋关系咨询、英语外教学习 描二维码 加我好友请注明原因 微信号 : diving_olivier youtube:oliiver的人生分享 matters: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如果喜欢我的分享,欢迎给我点个“在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