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商务区 | CAZ | 港区改造 | 滨水休闲区文化建筑群 | 老城复兴 | 城市竞争力 国家:澳大利亚 区位:悉尼中心商务区西部 面积:约1.2平方千米(改造区) 人口:约530万(2019年) 特色:工业港口的城市更新典范 ![]() ![]() ▲ 达令港区位示意 达令港位于悉尼中心商务区(CBD)西部,是集会展、文化、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 ![]() ▲ 从达令港眺望中央商务区 达令港,名列“悉尼18大顶级旅游景点”第5位(全球旅行指南《Planet Ware》评选),每年到访的游客超过2600万。 ![]() ▲ 熙熙攘攘的达令港 30年前,城市去工业化的转型进程导致贸易码头达令港的发展近乎停滞。1984年,最后一船货物从港口驶离后,达令港便进入关门停业状态。随后30多年时间里,达令港开始了漫长的更新改造之路,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复兴计划之一。 ![]() ▲ 20世纪的达令港是悉尼的贸易中心(来源:wikipedia) 数十年来,达令港不断调整更新改造方向,以匹配城市发展需求。在2008年悉尼政府发布的城市战略规划《永续发展的悉尼2030》中提出城市永续发展的目标,通过持续优化城市中心区,最终培育、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 其中,达令港担负振兴、塑造“一个迷人而活跃的海滨城市中心”,实现激发城市活力的使命。 ![]() ▲ 俯瞰达令港 启动更新,目标还地于民 (1984年—1988年) 1984年,悉尼市宣布“达令港的港口作用已经衰落,要投入资金对该地区进行改造复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计划通过更新改造,将达令港作为城市配套归还给悉尼市民。 ![]() ▲ 1983年发展停滞的达令港 1988年,作为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贺礼,达令港启动全面复兴计划——改造为集娱乐、商业、休闲等为一体的区域,向悉尼市民重新开放。 融入商务区,聚焦都市休闲 (1988年—2007年) 1988年,达令港启动更新,陆续建设博物馆、商店、酒吧等文化休闲配套。主要依托科克湾码头紧邻CBD的优势,增加休闲商务区功能,持续为区域导入人群。 ![]() ▲ 与CBD相邻的科克湾码头区域率先开发 2000年悉尼奥运会,达令港兴建奥运会比赛场馆,进一步完善了该区域的公共配套功能。如今这些场馆被用作会展功能,确立了达令港与商务区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 补齐短板,CBD跃升CAZ (2008年至今) 根据《永续发展的悉尼2030》研究显示:CBD区域会展中心功能和科技设施严重不足,竞争力被墨尔本、布里斯班商务区迎头赶上;城市滨海区缺乏可持续的活力,制约其发展成为世界级滨水休闲区的目标。 ![]() ▲ 达令港启动巴兰加鲁改造项目,以匹配《永续发展的悉尼2030》计划 2009年,达令港北段占地22公顷的巴兰加鲁改造项目启动,计划把悉尼中央商务区的滨海区打造成全球金融与专业服务枢纽及公共海滨胜地。 ![]() ▲ 日新月异的达令港 2008-2016年间,达令港在与老城、CBD衔接的南区,启动大规模更新改造,补齐CBD的短板,通过会展、文化、商业、儿童娱乐等功能,加快CBD向CAZ演化进程。 ![]() ![]() ▲ 达令港改造后的路网与周边紧密衔接,每年超过500万人通过路网到达中央商务区 19世纪80年代, 达令港改造面对的首要难题是 港口的交通网络独立封闭, 很难与周边区域形成联通互动。 达令港的交通网络改造, 一方面以周边的交通网络为基础, 重新划分主次干道, 步行道路全面接入城市交通系统。 另一方面, 引入从公交车到轻轨, 从自行车到水上巴士等 多维度的公共交通体系, 加强与城市连接的密度。 ![]() ▲ 达令港与CBD紧密联系的公共交通网络示意 优先发展港区渡口与CBD之间的 单轨电车、公共汽车, 通过便利性促进 港口区成为商务区通勤节点。 ![]() ▲ 达令港区域内的轻轨 滨水“风光”步行道 ![]() ▲ 达令港环形滨水步道 步行系统是港区交通网络 改造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它的成败决定着 港区改造的成功与否。 因此, 景观最优的滨水岸线 被划定为步行区域, 原本用于连通港口东西两岸货运的 皮尔蒙特桥改为步行桥梁, 它将港区U型结构 改为适合步行的O型结构。 ![]() ▲ 皮尔蒙特桥 步行区域也是 后续增设业态的布局线路, 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形成 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步行休闲区。 ![]() ▲ 滨水区步行道 ![]() ![]() 达令港改善交通网络后, 在80年代末开始 大规模旧建筑更新工程, 功能以大型公共文化场馆为主, 如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悉尼水族馆、 世界第一巨幕的悉尼IMAX影院 (2016年拆除,新馆于2021年落成)等。 ![]() ▲ 悉尼水族馆是达令港最早的建筑更新之一 这些场馆充分发挥港区的空间优势, 聚焦全民可参与的公共功能, 吸引市民、游客到访, 重新树立大众对港区的新认知, 快速提升达令港的知名度。 ![]() ▲ 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澳大利亚悉尼会展中心, 承办了多场2000年悉尼奥运会赛事, 成功打响区域的国际知名度。 滨水休闲带 在文化场馆建设时期, 达令港也启动了以留人为目标的 休闲目的地打造计划。 依托港区U型结构, 在其西侧的轮渡枢纽 ——公约码头建设海滨购物中心 (1988年开业,平均每年有1190万游客到访)。 ![]() ▲ 公约码头上的海滨购物中心 港口东侧紧邻CBD的科克湾、 英皇街码头更新后, 主要承接商务区休闲娱乐需求, 如餐厅、酒吧、俱乐部、咖啡厅、 多功能场所以及公寓等。 ![]() ▲ 达令港东侧的英皇街码头 ![]() ▲ 英皇街码头是CBD人群最佳休闲场所 1995年,悉尼星港城 (赌场、酒店、歌剧院、游乐场等一体 的娱乐综合体)落成, 标志着达令港滨水区 成为休闲目的地的目标已实现。 ![]() ▲ 悉尼星港城 ![]() ![]() 达令港被横穿的 A4高速公路拦腰截断, 港区被分割成滨水区 与南侧老城区。 空间的割裂导致达令港 出现北侧滨水区车水马龙, 南侧老城区门可罗雀的局面。 ![]() ![]() ▲ A4高速公路将达令港拦腰截断,形成滨水区以及南侧老城区 2007年, 在南侧老城区 占地1.5公顷的区域, 投资5.6亿美元的振兴计划启动, 旨在打通老城区与滨水区的连接。 2011年, 达令港城市广场改造工程完工, 工程包括1条商业街区、 1个公园、2座六星级的写字楼, 共同赋予老城区域吸引力。 ![]() ▲ 聚人气的达令港城市广场 广场的中心是 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 儿童游乐场 (CBD内最大的儿童游乐场), 达令港被遗忘的南区变身为 老城区的“中央公园”, 成为老城居民的欢剧场。 ![]() ▲ 达令港城市广场成为老城区的“中央公园” 家庭娱乐中心 达令港城市广场 以吸引“儿童主导”家庭为突破点, 增加区域的人气。 广场中的儿童游乐场 以“水”为主题, 通过系列知、学一体的游戏空间。 ![]() ▲ 水轮大战游戏区 ![]() ▲ 水泵游戏区 孩子们可在此实践、 体验水利原理,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 ▲ 阿基米德取水游戏区 ![]() ▲ 喷泉游戏区 如今的达令港城市广场 不仅是市民的欢聚地, 还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达令港南区成为 城市新活力中心。 ![]() ▲ 除了水主题,广场中还设有其它吸引孩子们的游乐设施 景观大走廊 达令港城市广场解决了 老城的人气问题, 并将老城人群 向滨水区推进了一步, 但仍难解决高速路造成的割裂, 将人群有效引导北部滨水区。 为此, 专门打造出一条 贯穿老城区与滨水区的景观走廊, 景观走廊以南北向为主, 东西向为辅, 分别将老城区和CBD的人群 引导至滨海休闲带。 ![]() ▲ 景观走廊分别将老城区和CBD的人群引导至滨海休闲带 景观走廊狭长的空间格局, 由悉尼国际会议中心、 达令港城市广场商业街 等建筑围合而成。 建筑群落外立面呈现阶梯形态, 650棵新栽树木、 9000平方米绿化填充其中, 形成漫步“山谷”的意境。 ![]() ▲ 南北向的景观大道将人群引向滨水区 星罗棋布的公共艺术品雕塑、 数字LED显示屏装置等 景观元素点缀其中, 引导人们在游览中 不知不觉到达滨水区。 ![]() ▲ LED艺术装置让景观大道夜间别具魅力 达令港城市广场中的溪流水景观 与滨海区的螺旋喷泉遥相呼应, 将达令港的“水主题”延伸至老城区。 ![]() ▲ 山谷意向的景观走廊 同时, 它们也引导游客进入港区, 然后沿景观漫步至达令港滨水区, 最后到达各类休闲娱乐场所。 ![]() ▲ 达令港城市广场溪流水景观 ![]() ▲ 滨海区螺旋喷泉 ![]() ![]() 2009年-2013年期间, 面对墨尔本、布里斯班 快速崛起的会展业, 悉尼错失超过170多场大型会议 和12个国际展会,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澳元。 在此背景下, 2013年悉尼启动 活力达令港的改造计划, 在达令港南侧老城区 建设悉尼国际会议中心、展览中心 (13,600平方米展览空间, 5,000平方米露天活动空间) 以及剧院建筑(9,000个座位), 增强城市承接大型会展、会议的能力。 ![]() ▲ “活力达令港”改造计划的三大建筑 2016年, 三大建筑建设完毕, 它们的会展商务功能 与达令港城市广场的 休闲娱乐功能相结合, 形成城市活力新中心。 ![]() ▲ 悉尼国际会议中心(可容纳8000人) ![]() ▲ 展览中心(136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5000平方米露天活动空间) ![]() ▲ ICC悉尼剧院(9000个座位) 活力达令港计划, 不仅使达令港具备了 商务功能, 还使其成为CBD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更促使CBD演化成为 更为复合的CAZ, 增加城市竞争力。 城市节庆中心 ![]() 再次升级的达令港城市广场, 依托多层次的公共空间, 举办各类增加城市活力的文化活动, 如爵士蓝调音乐节、 夏日水果节、 悉尼灯光节、快闪集市、 “夜猫子”儿童电影节等等, 平均每年达700余场。 ![]() ▲ 达令港城市广场丰富的活动 CAZ创新中心 2019年, 由隈研吾设计的 多功能创新综合建筑 达令交流中心 (The Darling Exchange)建成, 作为达令港面向未来发展的试验场。 交流中心以图书馆为基础, 面向科技创新的人群、企业, 提供实验室、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使创新中心成为 悉尼“未来科创和初创企业家的枢纽”。 ![]() ▲ 达令交流中心 “图书馆跨越两层楼,将容纳的不仅仅是书籍。该计划的初衷是针对初创企业,企业家和制造商。图书馆不再单纯地为人们提供驻足、阅读的环境。馆内不仅有书籍或借阅、学习的区域,还会为大家提供可租用的会议室、适合科技创新和创意初创企业发展的实验室(Ideas Lab)、各种专业设备和材料,并安排了适合不同年龄的系列研修课程。” ——悉尼市长 克洛弗·莫尔 ![]()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