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墨尔本 | 南半球的松弛

土澳外卖侠 墨尔本 2025-4-14 18:20 110人围观

10.19



选了最后一排的座位,体验非常好,吃饭时间也不用把座椅拉起来。凌晨十二点半出发,睡两觉就到了。



有一说一毛毯司的飞机餐的确是吃过的飞机餐中最好吃的。



降落时看到的机场附近平原。



澳洲国内飞行躲不开的Jetstar :)



往城里开,一路觉得有些无聊。



酒店在唐人街附近,交通便利,整体还挺新,装修风格现代,以墨绿、普鲁士蓝为主,沉稳但不压抑。落地窗外可以看到城市风景。



出来酒店对面Hardware Ln觅食,很快又看到中文,一些亚太地区的实感。



酒店前台推荐的Max on Hardware,红酒炖羊膝和西班牙海鲜饭都很出色,前者软烂多汁且不柴,后者海鲜份量很足。



吃完出来,看到其他饭店有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小番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预定的意思,还蛮可爱。



市中心的圣弗朗西斯教堂,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建于1841年,伫立在高楼大厦之间,是墨尔本市中心为数不多的建于 1851 年维多利亚淘金热之前的建筑之一。



出国了,又仿佛没出。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对面的基督教会。



这个图书馆和红白配字莫名有种LSE的错觉。



天气还可以,有的人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有的人就在图书馆门口下巨大的西洋棋。在香港几乎是难以看到的景象。



州立图书馆入口附近的展览,蛮沉重的纪实照片。



图书馆的某一层,看了让人很想就地打开一本书看看。



去顶层路上一个蛮幽默的雕塑。“我要打遍天下无敌手”。



小红书上很出名的穹顶。



确实蛮震撼的。



围观其他人学习。



莎士比亚正在监督你。



正面也很像。







满眼的绿意,连穿梭在市区的有轨电车也都刷上了草绿色的外皮,很有春天的气息。



两个购物中心之间的天桥连廊,很现代化的玻璃建筑。



朋友说之前在台湾喝过幸福堂,还蛮好喝的,然而在墨尔本就变得很一般,可能是连锁加盟,质量不过关lol



另一个购物中心Royal Arcade, 比起前面的两个更有历史感。跟着小红书打卡一下就没再仔细逛了。



墨尔本市政厅,与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同由建筑师约瑟夫·里德设计,为第二帝国风格。



阴天的弗林德斯火车站,即墨尔本中央火车站,是澳大利亚最早的火车站。



建于1901年,该建筑是1851年在维多利亚内陆发现金矿后、淘金热期间财富集中到墨尔本城的象征。



涂鸦街,Hosier Lane,五分钟就可以逛完。



这个大型猫科动物(看不出来是老虎还是豹子)倒是画得蛮好的。



联邦广场的外墙。



很有科技感,又好像闪耀的钻石切面。



外墙整体。



钟楼。后面的ANZ带来一丝CBD的气息。



圣保罗座堂,是澳大利亚圣公会墨尔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墨尔本的重要地标。教堂位于墨尔本市中心,斯旺斯顿街和弗林德斯街的东北转角,弗林德斯火车站的斜对面,于1880年奠基,1891年竣工。1932年,教堂又加了3根尖塔,使它看起来更加雄伟。



教堂由英国建筑师威廉·巴特菲尔德设计,采用的是哥特式的复古建筑风格,是墨尔本最早的英国式教堂,其严肃的灰色外表中包含着金碧辉煌,此教堂也是墨尔本市区内最著名的建筑,它之所以闻名还因为它是以青石砌成的,而且墙壁上有着精细的纹路。



晃悠完弗林德斯火车站附近的市中心景点后,前往Skydeck。



雅拉河畔的The Langham, Melbourne.



“雅拉河在史前时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的重要食物来源和集会场所。欧洲移民到达后不久,原住民就被从河边驱逐。早期欧洲移民主要用雅拉河进行农业灌溉,后来河床逐渐被破坏,在维多利亚淘金热时期里雅拉河两岸被大量开矿,形成了今天在沃兰代特的Pound Bend隧道和沃伯顿上游的大小半岛隧道。最后工业化导致了雅拉河和玛列拜朗河交汇处以及西墨尔本科德岛周围沼泽地的破坏。”



基本上墨城是沿着雅拉河而兴建的。



雅拉河两岸的现代化建筑。



Hamer Hall 音乐厅里面不规则的多边形组合而成的灯。有点想去听一场音乐会,但由于耗时有点长/临时能买到的票价也不便宜/更想去Skydeck上看日落,而没有去。



河畔鸥兄。



捕获另一只屹立灯柱上的海鸥。



仿佛整条河都是它的领地。



来到Skydeck俯瞰雅拉河。



余晖中的墨尔本。



环视一周。



像素大厦。



金光闪闪的办公楼。坐在里面的是南半球的打工牛马(bushi)



淡淡的粉色晚霞。



长焦镜头甚至可以看到写字楼里面的情况。



夜幕中的CBD.



夜里繁忙的车站,人头攒动。



回到唐人街附近,看到有炒粿条的店。



最后吃了一顿贵州牛肉粉,还挺好吃。

10.22



墨尔本的咖啡文化很流行,可惜前两天为了赶Day Trip也没机会坐下来吃早餐。在离开墨尔本这天来到了酒店附近的Ten square cafe. 蟹柳炒蛋还可以,三文鱼酸种包中规中矩,期待值很高的Orange Matcha Latte其实没有很搭,上面一层cream甚至有点噎。



路过唐人街老柳州螺蛳粉 lol



前两天开离市区路上路过的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哥特复兴式风格。1974年,教宗保禄六世将其封为宗座圣殿。1986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来此访问。该堂为传统的东西轴线,祭台位于东端,拉丁十字平面。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是澳大利亚最高的教堂,其次是墨尔本圣公会的圣保罗座堂。



随处可见春天的绿意盎然。



一开始以为这个风格是南洋风,考据了一下才发现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主要坐落在城市中最古老的街区或小镇,比如Carlton区,因其悠久历史、绝佳地理位置以及华丽的装饰风格一直以来都深受买家的喜爱。中期的住宅与早期类似,不同的是装饰更多,比如房屋正面一般经过粉刷,前廊带有铸铁花边。内饰包括抛光木地板、色彩鲜艳的窗玻璃以及加以修饰的天花板。晚期的住宅吸收了意大利建筑风格的特点,外观更加华丽。住宅颜色比早期建筑更加鲜明、更加大胆,外部墙体大多使用多种颜色的砖以及多种样式的瓷片。



来到朋友推荐值得一逛的菲茨罗伊街区。“19世纪中叶时,菲茨罗伊(Fitzroy)成了墨尔本第一个街区,也被视作货真价实的公共地带。经历了中产阶级涌入、平民大众化和先锋派洗礼后,这片城市土地近来又以涌现的咖啡店、创意餐厅和设计精品店为武器,向着潮流的目标进发。”



Google Map上的介绍,但我们来的时间是早上,人不算多,也没看到几家咖啡厅,不禁有些失望。



一个柱子上的建筑,大腹便便但伸手问天。路边有一间复古旧书店,还能看到树精一样的涂鸦。



潮流艺术&很迷你的街道图书馆。



走去墨尔本大学的路上,路边的一家Banh Mi, 看起来比之前在岘港吃的好吃。



墨尔本大学,蛮漂亮的校园。



很有历史感的走廊。





历史与现代并存。



走回酒店的路上还看到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富士视角的墨尔本大学。



打卡周杰伦MV带火的Machi Machi,烤布蕾奶茶是真的好喝。



Hawker Boys越南粉。汤头蛮鲜甜的,但鸡肉有点柴。



很喜欢酒店的装修风格,忍不住多拍几张。



墨尔本机场的甜甜圈,看起来卡路里爆炸。



早上的抹茶牛奶略清淡,还是要再喝一杯咖啡。喝完出发前往黄金海岸。

富士Credit to Aisi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