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澳大利亚儿童治疗大师写给父母的「入学情绪与适应指南」

珀斯君 澳洲新鲜事 2025-4-19 14:06 61人围观

【译者引言】自2024年4月开始,我持续接受澳大利亚资深儿童治疗师Peter Blake的团体督导。他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人物,拥有45年与儿童青少年工作的经验,著作《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是国外高校儿童治疗临床教学的必读教材(中文版已在去年上市)。他在督导中总是热情似火、想象力丰富,对案例的理解常令人拍案叫绝。抛开权威身份,也是一个可爱的老爷爷。

前两周与他讨论了一个学业表现和人际关系都很困难的焦虑儿童案例后,他给团督小组发送了以下这份由他亲自撰写的儿童入学情绪指南,悉尼的一些学校会在开学季将它分发给家长。他特地告知“请分发给任何你认为会感兴趣的人”。于是,我将手册翻译成中文,分享给可能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虽然现在不是开学季,但相信文中的许多原则适用于孩子的任何一个过渡期。


(督导中的Peter老师,总是活力满满)
 01 为什么入学很重要?Why Is It Important?)

入学(特指小学一年级)是一段重要的经历。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回忆起与这个重要事件有关的一些事情。因为它标志着一次重大的转变——从家庭的安全港湾走出去,变为更广阔社会的一员。

这段过渡期经历会影响孩子未来面对升学、青春期、毕业、结婚等转变的态度。如果孩子成功应对了早期的挑战,就能发展出积极态度面对变化,以热情和挑战的心态迎接新事物。因此,理解并支持孩子适应外部世界至关重要。

 02  分离焦虑(Separation)

入学对任何孩子来说都可能充满压力。尽管大多数孩子在学前都已体验过分离,但现在他们被期待着更加“成熟懂事”,这可能会重新唤起分离焦虑。因此,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确信你会准时来接他们,并明确告知谁会来接、在哪里接等细节。然后,请自信地离开。孩子会感受到你的自信,并因此获得力量。





 03  困惑(Confusion)

开学压力常常让孩子们无所适从。正如成年人初入职场时的迷茫,孩子也会担心要去哪里、做什么、说什么等。开学前去参观学校有助于孩子熟悉学校环境。提前穿上新校服、尝试收拾书包、在家里玩“上学游戏”,也能缓解孩子的不确定感。由于太多事情都是全新的且在不断变化,此时孩子尤其需要稳定的日常节奏。准备好第二天的衣物和书包有助于建立规律,还能缓解早晨的忙乱。同时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思考并帮助他们应对新环境。父母的这种“思考”态度是最重要的,它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并非独自面对新挑战。

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与孩子讨论学校生活、日常安排来实现。这些讨论能帮助孩子在头脑中构建对学校的想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思考能力对情绪管理和智力任务非常重要。当你在做“具体”的入学准备工作时,比如买校服、新鞋子、新书包、参加新生报到日等,都是讨论的好时机。

阅读入学相关的书籍也有帮助,不仅能让孩子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谈论这些故事,你也有机会了解孩子可能期待或担心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愿意以故事形式谈论他们的担忧。同时告诉孩子他们的老师会很友善,以便减轻他们的焦虑。





 04   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

对五岁的孩子(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小学生入学年龄为5岁)来说,入学在某种程度上像一场“身份危机”。他们仍觉得自己是父母的小宝贝,但现在也被期待着成为一个大孩子。学校的规则可能与家中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有些孩子为了应对这种差异,会将这两个世界分开,在学校不谈家事,在家里也从来不提学校。

另一些孩子则会携带家里的东西到学校(如最喜欢的小汽车或一张小小的家庭照片),或者把学校的东西带回家(如铅笔、操场上的小石子),这样可以消除差异,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孩子需要这件东西(无论是什么)来证明它无论在学校抑或在家里都始终如一,这有助于他们连接两个不同的世界。

我们还要记住,孩子也在面临拓展身份认同的压力。他们不再只是家庭的一员,现在也是学校班级的成员,同样“属于”某个老师的某个班。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放下自己的个人身份,为成为班级一员感到高兴。如果自我认同安全感不足,放置到集体可能会令他们感到迷失。





 05  行为反应(Reactions)


这种“身份危机”导致的紧张情绪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你的孩子可能更容易生气,更“傻”,或出现一些紧张的习惯(如尿床、眨眼睛、偶尔口吃),或者某段时间表现得像个小婴儿。如果对此有所准备,就能更好地处理这些行为。此时,父母需要理解和耐心倾听孩子的担忧,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这些担忧。

父母的任务并非过度保护和消除压力,而是帮助孩子迎接和应对这一新挑战,这正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的方式。

面对开学,孩子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压力。这是自然健康的情绪反应。只有当这些压力反应非常极端或持续到下半年时,你才应该担心。与老师讨论你的担心,这样你们就可以一起合作努力,这是避免问题失控的最佳途径。

 06  社会压力(Social Strains)

入学还涉及到学习与他人相处的终身议题。刚开学时,孩子们会面临以下困境:既要合作,同时又要竞争。他们不得不学会自我控制,以便让其他孩子接受自己,但也必须知道何时在操场上维护自己。如果与其他孩子相处时过于专横或害羞,可能表明他们仍在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07  友谊(Friendships)

入学是结交新朋友的时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妈妈安排的!这令人既兴奋又紧张。五岁孩子的友谊可能瞬息万变,这很正常甚至是有益的,因为他们在学习应对家庭以外的人对他们的拒绝和接纳。作为父母,你也需要处理听到“没人愿意和我玩”的痛苦。请记住,这是孩子尝试和探索友谊的时期。而且在他们人生的这个阶段,家里稳定的人际关系比学校友谊更为重要。

 08  父母的反应(Parent’s Reactions)

这个重要过渡期同样也会唤起家长自己对入学的感受。这些情绪的复苏是自然的,因为我们都会和孩子共同经历这些时刻。重要的是,别让这些感受扭曲你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方式。例如,如果你曾希望自己在学校表现得更好,可能无形中会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

入学对家长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你正在将孩子展示给更广阔的世界,难免会感到孩子的进步反应着家长的能力。如果孩子适应困难,父母可能会对相关评价过于敏感,进而引发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




特别是对于母亲来说,尽管可能感到解脱,但把孩子交给另外一个成年人传授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仍会引发复杂的情感。失去那段特殊的学前亲密时光令人悲伤,但又欣喜于孩子能在家庭奠定的稳固基础上继续成长。看到孩子带着日渐增长的自信和探索世界的乐趣不断成长,那么入学的一切压力便都值得。



(Peter老师的著作《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一本极其专业、系统、易读的临床指南,儿少心理咨询师必入)

【关联阅读】

无法好好说「再见」的孩子们:开学分离焦虑怎么办?





我是心理咨询师税晓霖。喜欢研究儿童心理、亲子养育、女性成长,偶尔变身影评人。曾在清华念过新闻学过教育,兜兜转转最终选择了心理咨询。现居上海,擅长3~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以及成人自我成长。地面咨询工作地@上海徐汇,也为异地家庭、青少年、成人来访提供视频咨询。


预约咨询可扫码添加好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