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澳洲生活的“缺点”和思考(一)

卧龙在澳洲 澳洲新鲜事 2025-4-20 07:20 84人围观

澳洲,不仅距离任何其他大洲都很远,其内部的大城市之间距离也很远。哦,不对,澳洲除了悉尼和墨尔本就没有大城市了。像黄金海岸和布里斯班就只能算是城镇吧,而且布里斯班还常常被大家戏谑地称为“布村”。

因此对于习惯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国人来说,除非居住在大城市的华人区,否则国内的生活习惯难以延续。比如我选择居住在城市的外围,距离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的市中心分别为一小时和半小时车程。在这里,我的生活和在武汉时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饮食选择单一

首先谈一谈饮食方面。都说民以食为天,但你要是看到澳洲人吃什么,你会感觉天都塌了。澳洲的饮食选择非常有限,在市中心和亚洲人聚集区之外的地方,几乎只能看到扎堆的大牌快餐店。麦当劳的旁边是肯德基,肯德基的前面是汉堡王,它俩对面又有一家赛百味。再走走,你或许能看见墨西哥快餐GYG。

平时上班,澳洲人的午饭大概率就是快餐轮流换。或许这还不算什么,但如果看到有人隔三岔五直接去711买巧克力饼干或者肉派当午饭,我想大多数国人都会直呼救命。当然年轻一些的澳洲人也会点中餐、泰餐之类的外卖,只是点外卖贵都是小问题,问题在于我们这些穷乡僻壤的中餐简直就是在乱做,要么炒啥都能有很多汤水,要么又咸又油、难以下咽。我刚来澳洲吃到的这份中餐真是难吃得毕生难忘。



如果想要吃正宗的餐馆,必须开车,路程从十五分钟到五十分钟,且选择非常有限。像烧烤在国内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在澳洲这里,你几乎都没得挑,也不可能像在国内那样,大晚上想去就去。开车来回都得一个半小时,所以能偶尔周末去吃个一次已经不错了。至于中式早餐,我上一次吃到都已经半年以前了吧。倒是川菜,因为就在朋友家楼下,所以我这个不吃辣的人,借着串门,反倒吃得多了些。

无聊

国人多有抱怨的还有澳洲的无聊。

论娱乐的丰富程度和刺激程度,澳洲确实远比不上国内,这里更新换代的速度慢许多。像黄金海岸的华纳兄弟电影世界以过山车闻名,但是跟国内大城市的过山车比,他们还是逊色许多。不过我常常用来跟本地人调侃的,是布里斯班的7 news摩天轮。要是把它放在我老家南昌的摩天轮面前,就会像彼特·丁拉基在和姚明比身高。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我标准太高,可是南昌这种许多人都不知道在哪的城市都有如此出众的游乐设施,相比之下,布里斯班这座澳洲第三大城市可就太寒碜了。

除此之外,其他娱乐设施,比如酒吧、密室、游戏厅等,都大多分布在市中心,过去路途遥远,而且停车费高昂,有些地方一小时停车费比我时薪都高,我想和我一样住在郊区而且口袋不深的人应该不太会愿意经常光顾。

所以从娱乐生活的角度看,澳洲确实挺匮乏的,不过澳洲匮乏的可不止如此。她在文化方面也没有什么沉淀。除了原住民的狩猎采集部落文化,澳洲本身没有什么文化方面的底蕴。

所以对于旅行者来说,如果不想看原住民的回旋镖和独木舟,不想看关押囚犯的监狱遗址,不想看艺术馆,那剩下的景点几乎都是自然风光,比如海滩或者步道。对于不喜欢户外运动的人来说,他们的目的通常是拍两张美照打个卡走人。要是需要开车两小时,然后走十公里山路才能看到一个瀑布,许多人一定会摇头。



但这里的现实就是如此,如果要看好的风光,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不像国内,到处都有齐全的设施,就连爬个山居然还能坐电梯。

在澳洲不跟团旅行的话必须自驾,而且因为景点间相距较远,赶路会消耗大量时间。同时你还会发现,不管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GYG,一样的Kmart和Bunnings,各地之间除了气候、地形和植被有差异,其他的差别,真的很难看出来。

思考

在澳洲远离喧嚣的生活给了我一些思考。

我们在大城市里习以为常的生活其实是扭曲的,其中充斥着消费主义利用上瘾机制对人进行的控制。

人类本来应该是处于欲望和满足的动态平衡之中,从激素的角度可以近似看作多巴胺和内啡肽之间的平衡。但是由于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大脑一直大量分泌多巴胺,使得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平衡被打破,这促使人不断追求新的刺激,好让自己一直分泌多巴胺,获得愉悦感。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能吃三个菜,每道菜带给你的刺激很快就饱和,所以你不容易吃撑。但如果是去吃自助餐,很多菜品可供选择,而你这道菜想多吃一点,那道菜也想多吃一点,于是很容易吃撑。因为一直都有新的刺激出现,你会停不下来,不断地追求刺激。

这种过度消费的情况,即伤身体,又伤钱包,但更大的危害是精神层面的。

这种长期的过度刺激导致的欲求不满,使得很多人感觉幸福和满足的能力在悄无声息中被削弱甚至被剥夺,从而使他们一直处于对欲望的追求之中,无论做什么都感觉到空虚。

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想要什么都能立刻得到满足是一件多么不自然的现象啊。人类几百万年的演化都是为了与匮乏的环境作斗争,可是现在突然一下进入物质丰富的时代,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有了安全平静的生活,反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糖尿病、三高、痛风等等疾病。这个时候其实应该引入适当的匮乏。

我的收获

这也正是我在澳洲的收获,这种适当的匮乏反而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我不是在被动接受别人定义的令人快乐的东西,而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寻找。

在这里我发现了我喜欢拍摄野生动物的兴趣。由于拍摄野生动物需要非常耐心地等待时机出现,并且需要抓拍很多照片才能从中抓取到精彩的瞬间,这种对耐心和毅力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在对国内消费主义造成的“脑损伤”进行修复。



同时,周末我和大家一起进行的都是一些互动性较高的活动,包括一起做饭,一起玩任天堂,一起进行户外运动比如划浆板。这些都比消极地吃喝逛要有意义得多。

至于饮食方面,外食仅仅是生活的调味,自己做饭省钱又健康。最重要的是,自己通过学会做酸奶和泡菜,把长期以来的肠胃问题解决了。自从十来年以前得了肠胃炎,肠胃一直很差,非常容易腹泻,来澳洲之后经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说几乎恢复如初了(商业酸奶和泡菜对我作用不大,发酵菌株和时间都很重要,这个以后有机会再展开)。

(毕竟未完待续,这里就不总结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