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澳洲政府威胁取消学签,悉尼多所大学裁员,关税战致大批中国商品涌入澳洲!

卧龙在澳洲 澳洲新鲜事 2025-4-21 21:47 63人围观


据澳媒报道,有一群持学签的人,一落地就消失不见,引起了澳洲政府的警觉。另外,悉尼多所大学拟裁员,数百个职位面临被削减的命运。最后,因为中美关税战升级,大批中国商品涌入澳洲市场。具体我们往下看:
取消签证

复活节假期刚过,澳洲教育界就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一群持学生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刚落地就“消失”——不上课、不报到、不注册,甚至直接退学跑路。

这背后,牵扯出的是一场围绕澳洲留学产业的“系统性漏洞”,也正引发政府高层的震怒和干预。

据《The Australian》等多家澳媒披露,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在其2024年年报中坦言,国际学生的保留率已跌至53.6%——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学生在第一年就退学或失联。



更严重的是,有学生压根儿就没来上课。

QUT的高管无奈指出,一些国际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参与学习”,不少人仅是借学生签证之名入境,实际目的是为了获取合法打工权利。

在悉尼大学、格里菲斯大学、联邦大学等高校,类似情况也频频出现。数据显示,一些大学的留学生辍学率已高达60%以上。



这一现象正在撕裂澳洲的教育生态:既破坏高校声誉,又导致学费收入骤减,最终高校只能——裁员自救。

QUT不是唯一受伤者。



在新州,西悉尼大学宣布将在两年内裁减300-400个岗位,理由很直接:撑不住了。



据校方预测,若不果断止损,到2026年他们将面临近8000万澳元的赤字。

同样,悉尼科技大学也已宣布削减400个岗位,其中150名为学术教职人员,其余则为行政后勤岗位。

而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去年因预期亏损2亿澳元,早已开始进行一轮轮紧缩——工资冻结、预算削减、课程砍半,而如今甚至可能再次裁员。



这些响当当的高校正在告别“财务自由”的时代。

副校长们给出的解释出奇一致:国际学生骤减,课程注册率暴跌,澳元贬值带来的生活成本飙升,都让原本指望“留学创收”的高校失去了金主。

政府震怒:将征收“签证转学费”+取消签证



眼看漏洞越来越大,联邦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近期,澳洲内政部和教育部相继放话,要对“签证投机行为”出重拳整治:

  • 将对签证持有人转学行为收取2500澳元费用;

  • 设定高校国际学生比例上限为25%,大幅压缩“靠量取胜”的招生策略;

  • 延长转学锁定期至12个月,严控学生在入境初期“跳校跑路”。




此外,教育部长Jason Clare怒批对手党派在此前阻挠了“禁止中介从中收佣挖学生”的法案。他直言:“中介乱象是整个系统腐败的根源之一”。

而前移民部副部长Abul Rizvi更直接指出:“当学生根本没去上课时,学校有责任报告……但问题是,你必须先找到人。他们去哪儿了?”

言下之意,这些“人间蒸发”的留学生,不仅影响澳洲教育声誉,甚至正在挑战澳洲移民监管的底线。

据估算,澳洲目前持有效学生签证的外国人接近85万人,他们遍布大学、职业教育机构、语言学校等各类教育层级。



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显然并非以学习为目的。

从“签证套利”,到“中介套壳”,再到“转校跑路”,澳洲的国际教育产业正经历一次残酷洗牌。

未来,这场风暴不会只是对“滥用签证”的学生下手,也将波及提供“水课”“挂名录取”的机构、代理中介,乃至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


澳洲一直以其优质教育和包容文化吸引全球学子,但留学签证从“学习通行证”变成“就业跳板”的趋势,已经触及底线。



如今,留学风向正在改变。澳洲政府开始出手规范市场,而高校也在用“裁员”回应信号。

对于真正想来澳洲学习的学生来说,或许这正是一场净化之旅;而对于那些只想“混签证”的人来说,时代已经变了。

留学,不该是一场“套利游戏”。

悉尼裁员

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面临严峻财政挑战的背景下,悉尼多所主要大学宣布将进行大规模裁员,数百个职位面临被削减的命运。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UTS)和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均表示,受入学人数下降、国际学生政策变化及运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学校不得不采取激进的削减成本措施以维持财政稳定。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副校长George Williams近日表示,预计该校将在未来裁撤多达400个职位,以弥补近8000万澳元的预算缺口。

他指出:“国际学生名额限制对我们的打击极大,同时在西悉尼地区,学生争夺日趋激烈。”Williams透露,该校2026年面临严重财政困境,若不采取行动,将难以支付薪资和运营支出。

为节省开支,该校已冻结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高层薪资,削减高管团队25%,同时限制招聘、差旅、接待及外部顾问使用。此外,裁员计划中包含取消120个目前空缺的职位。

UTS则在上周通知员工,计划裁撤多达400个岗位,其中包括150个学术职位和250个专业岗位,以达到2026年前削减1亿澳元运营支出的目标。这一数额远高于去年预估的4500万澳元短缺。



UTS副校长Andrew Parfitt承认,学校正面临“财务可持续性压力”,主要来自于疫情后复苏缓慢、成本上涨以及政府政策导致的收入增长受限。

“我们已坦诚告知员工,大约400个岗位或将面临裁撤。”他补充称,校内已有两名高管于年初突然离职,Provost Vicki Chen也将离任,转而专注于其研究事业。

与此同时,University of Wollongong也计划裁撤多达270个岗位,原因同样指向联邦政府收紧国际学生政策,导致该校留学生数量大幅下滑。

这些裁员计划正值澳大利亚大学体系受到联邦参议院调查之际,调查聚焦于高校的治理与财务管理问题,包括高管薪资、顾问费用、对反犹事件的处理、学术人员薪酬拖欠等一系列问题。

在堪培拉,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也不容乐观,预计将继续裁员以应对2亿澳元的财政赤字。

就在上月,超过800名ANU教职员工对校长Julie Bishop发起不信任投票,反对她在裁员决策及治理问题上的表现。

该校还被曝出Bishop曾动用大学资金聘用其商业伙伴为顾问,现任副校长Genevieve Bell则被指在同时担任Intel美国职位。

国家高等教育工会(National Tertiary Education Union)主席Alison Barnes批评称:“ANU的丑闻堆得比Telstra Tower还高,但校董会依然支持这两位未曾为管理失误负责的领导者。”

目前,各所大学尚未公开哪些学院或部门将首当其冲,也未公布具体裁员时间表。

尽管如此,这波裁员潮无疑将在整个高教行业引发更广泛的不安与震荡。随着国际教育政策的动荡、国内经济压力加剧,澳大利亚大学或将进入又一轮深度调整期。

中国商品

SkyNews网站4月17日报道,一位知名经济学家预测,由于中美关税战升级,大量中国出口商转向澳洲市场,澳洲民众可能很快就会看到物价下跌。



Koda的首席经济学家Brigette Leckie向 Sky News的Ross Greenwood透露,激烈的关税战最终可能让澳洲受益。

“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核心商品的通货紧缩,价格越来越低。而美国正在努力应对价格上涨……芭比娃娃的价格将翻倍。”

“但我认为,我们需要把它放在整个全球化故事的背景下进行考虑。比如,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1970年代一个芭比娃娃的价格是600澳元,现在已经降至10澳元了。

“在美国,价格将上涨至30澳元......这场贸易战中将有一些相对的赢家,且我们处于有利地位。”



她指出,尽管如此,但在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澳洲将不得不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关系。“我们必须加强与欧洲的关系。”

“在进行一些结构性改革方面,欧洲看起来比过去做得更好……欧洲在危机中表现良好。”

Greenwood之后警告称,大量廉价进口商品进入澳洲可能会抑制当地制造业,这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Leckie表示:“这就是如何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地方。”


你们在看了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