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近期利率下调,两大政党也在竞选期间推出首次购房的优惠政策,但数据显示,澳洲普通全职工作者仍难以负担中等价位的房产。 专家指出,如今的购房者要么需要高于平均水平的收入,要么需要伴侣共同还贷,要么依靠家庭资助 -- 甚至三者兼备,才能在房市中获得一席之地…… ![]() 1 年轻人买房难如登天! 根据Canstar平台基于澳洲统计局数据的测算,一名年收入103,024澳元(即澳洲全职收入中位数)的单身人士,仅能获得42.5万澳元的贷款额度。即便攒下20%的首付,其购房预算也仅为53.1万澳元,远低于各大首府城市的房价中值:悉尼(170万澳元)、墨尔本(103.5万澳元)、布里斯班(102.2万澳元)、珀斯(91.7万澳元)。 Barrenjoey首席经济学家Johnathan McMenamin指出:“30年前,普通收入者尚可负担中等价位房产。但如今,购房主力已转变为收入排名前40%的双收入家庭。这反映出住房供应长期落后于人口增长,而人们对自有住房的渴望从未消退。” ![]() “年轻人买房难如登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连澳洲著名理财专家Noel Whittaker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3岁就在布里斯班工薪阶层社区置业的他,如今面对飙升的房价也只能摇头。住房危机正成为澳洲最尖锐的社会问题。 5月的大选将见证历史性一刻 -- 44岁以下选民占比首次接近50%,远超婴儿潮一代。这一变化让住房可负担性成为政客们绕不开的议题。 ![]() “这是典型的选举政治。” Grattan Institute住房政策专家Joey Moloney指出,“所有人的政策都围着首次购房者,因为这个群体的痛感最强烈。” 数据显示,二十年前澳洲人平均25岁就能置业,如今能拖到35岁买到距父母家一小时车程内的房子已属幸运。 尽管工党与联盟党相继公布住房政策,经济学家却警告:这些以刺激需求为主的方案可能进一步推高房价。对于深陷“史上最难攒首付”困境、同时承受租金暴涨的租房族,Moloney直言:“政策天平仍在倾斜——有房者永远比无房者更具优势。” ![]() 2 “努力毫无意义” “置业难题”深深刺痛着澳洲年轻人们的心。 Chris从小就相信,只要努力读书、找份好工作,就能过上父辈那样的安稳生活。如今30多岁的他拥有博士学位和高薪科学家的职位,却绝望地发现 -- 在悉尼买一栋带花园的独立房,仍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们这代人就算拼尽全力,也达不到父母当年的成就。” 他说。 Chris的父亲在30多岁时,仅凭高中学历和一份普通工作,就轻松供养四口之家,还在悉尼买下三居室住宅。而如今,Chris只能苦笑着表示:“社会承诺的‘努力就有回报’,在我们这代失效了。” ![]() 这不仅是Chris的困惑,更是澳洲大选期间,数万年轻选民向ABC投书诉说的共同困境。 ABC的“YourSay”项目目前已收到超4,600份关于住房压力的反馈,37岁的单亲妈妈Emily的故事尤为典型:从小在贫困中长大的她拼命读书,最终年薪突破10万澳元,还攒下近10万存款。但当她想在黄金海岸给3岁儿子安家时,却发现当地房价早已将她拒之门外。 “我的努力毫无意义。”她在邮件中写道。 政治策略机构Redbridge总监Kos Samaras指出,在访谈中,年轻选民最常提到“制度背叛”:“他们从小被灌输‘好好读书→找好工作→人生无忧’的公式,现在却发现这条路径根本不通。” ![]() University of Newcastle青年社会学家Julia Cook的研究显示,这种幻灭感早在2017年就已显现:“30岁出头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没有父母资助就不可能买房,他们感到被社会欺骗了。” 3 购房难题如何影响选举结果? 澳洲健康与福利研究所(AIHW)最新数据显示,30-34岁人群的住房自有率跌破50%,创近半个世纪新低。 科廷大学住房问题研究员Rachel ViforJ指出:“拥有房产曾是成年的标志,象征着你具备经济独立的能力。当这个目标变得遥不可及时,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未来展望都会受到沉重打击。” ![]() 那么,这种对代际不平等的绝望和不满情绪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选举结果呢?专家表示,各主要政党应该都对此心知肚明了。 本月,澳洲政坛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住房政策竞赛” -- 阿尔巴尼斯与达顿不约而同地走上竞选舞台,高调宣布帮助年轻人实现“购房梦”的愿景。 达顿甚至搬出自家儿子“现身说法”,讲述年轻人攒首付的艰辛。但Samaras指出,这一举动反而引发质疑:“有选民反问,‘达顿坐拥百万股票和房产,难道不能直接帮儿子买房?’” ![]() 他还补充道:“两党目前的对策仅是触及表面。若不能持续回应年轻群体诉求,2028年大选恐将面临更严峻的信任危机。” ViforJ博士点破关键:“澳洲近60%选民拥有房产,其中不乏高价接盘的年轻业主。他们背负巨额贷款,根本承受不起房价下跌。” 也就是说这种矛盾让政策陷入两难 -- 既要安抚无房者,又不敢触动有产者利益。 ![]() 年轻一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正如许多选民所言,社会承诺的“努力就有回报”似乎已不再适用,这让他们感到被制度背叛。在这样的环境下,住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议题,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公平与代际关系。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真正为年轻人创造可负担的住房市场,成为澳洲未来政府亟需解答的难题。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改革和持续的政策支持,未来的选举将不仅仅是政治的较量,更是对社会信任与公平的深刻考验…… 素材来源:WAtoday, ABC, Doma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