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日凌晨,在宁波市妇幼医院工作的中医医生汪健红不幸猝死,年仅34岁。猝死前他刚和家人从澳洲旅游回国。 不久前还在朋友圈“晒”澳洲旅游照 据汪医生的亲友说,从他出发去澳洲旅游到出事前,一直在朋友圈里“狂晒”澳洲旅游的幸福照片,亲友们都羡慕死了。 ![]() ![]() (参考图片) 从澳洲回到上海机场,汪医生还发了一条朋友圈: “祖国,我们回来了。” 万万没想到,这竟是他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11.2日凌晨4点多,当汪医生的亲友习惯性地刷朋友圈,看他的旅游照时,却不料看到以下这一条: ![]() 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个事实,大家在专门为汪医生建的群里才确认了消息。 ![]() 平时工作很忙,难得出游一次 汪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多年来能放松出游的机会少之又少。 这次,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弥补家庭,遂带上妻儿和岳父母一起前往心仪已久的澳洲旅游。 从澳洲回到上海后,大家都在接送大巴上睡着了。没想到他这一睡,竟然就没醒过来! ![]() 救人无数,却救不了自己 据汪医生身边的人说,他医术很高明,近几年一直在钻研中医,希望能把传统中医继续发扬光大。 @rundown: 我出手汗好多年了,夏天特别难受,影响到学习和工作,之前也问过汪医生,他也没回答。又有一次他主动提起,还给我开了药。做成了冲剂类的,吃了10天,好了。可见,他一直记在心上,也一直在学习。很上进很有想法很有耐心。 @普雷斯液压: 汪医生!汪哥!经常听到看到你为患者成功治愈疑难杂症、排忧解难,今年十一前重感冒、狂咳不止西药吃了一星期就是没有缓解,到你地方就诊一次五付中药感冒就治愈了,后来鼻窦炎发作也是七天中药,鼻子通畅鼻涕不再倒流。 ![]() 据透露,汪医生心脏不好,长时间过度劳累终成疾! 在国内当医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医学生说:“不孝有三,学医为大。” 有人说:“在国内,成为正式医生前,有几年时间是去学武的。” ![]() 在某些医院,医生甚至会联合警察一起做“医闹应急演练”: ![]() 不然,医护人员在累死之前,很可能先被打死…… ![]() ![]() ![]() ![]() ![]() 国内医闹严重,医生们纷纷站出来抗议,然而医闹事件依然没有减少。 ![]() 医生,已经妥妥变成“危险活”。医生连自己的生命都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还谈什么救人? 工作量太大,累死的节奏 国内医生的工作量有多大?下面这3张图基本可以说明了: ![]() ![]() ![]() 医护人员之间还流传一个段子: 一群医生在办公室忙着写病历,其中一位女医生突然站起来说道:“你们先忙,我去生个孩子就回来。” ![]() 据统计,国内近七成医生每天工作9-12小时!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 澳大利亚华人GP“马丁医生”这样评在国内当医生的感受: “很多病人都喜欢往大医院跑,就连普通感冒也要去三甲医院,导致医生每天看100多个病号是常见的事情。每天那么多病号,能不超负荷工作吗?” ![]() “当医生带病工作、超负荷工作累倒累晕、甚至猝死时,人们往往喜欢用‘好医生’来评定。这是对‘医德’的一种绑架,让更多的人误认为只有这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试想,若是哪天“医生带病工作、超负荷工作”将被视为失职、怠工,那还会出现如此多的医生悲剧吗?” ![]() 难怪有医学生说:“不孝有三,学医为大。” 那么,在澳洲当医生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澳洲也有过医闹事件。 2014年2月18日,维州一位华裔精神外科医生Michael Wong被阿拉伯裔难民Kareem手持19厘米的长刀连捅30多刀! Wong的胸部、手臂、腹部等处中多刀,失血过多已经失去反应。随后大约10名医生对他全力抢救才得以保住性命。 ![]()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澳大利亚。维州最高法院法官Elizabeth Hollingworth,判处患有精神病的Kareem接受25年监管刑期! 紧接着,维州政府投入2000万澳元作为医疗暴力防治基金,这笔钱将投入多家医院用于为保安提供防刺背心、安装全新的监控、危机警报及门禁系统。 ![]() 这项预算还包括650万澳元的培训费用,旨在训练医院一线的工作人员如何应对暴力狂躁的吸毒病人。 昆州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还专门设立新法,严惩对医护人员实施暴力的行为,袭击者将最高面临14年的有期徒刑。 ![]() 工作压力依然大,但是环境好多了 可以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澳洲,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当医生都不是个轻松活。 但是比起国内医院那种“一进门空气中全是压抑气息”的感觉,澳洲医院的环境好多了! 首先从外形来看,色彩缤纷,一点都不像医院: ![]() ![]() ![]() 医院内部,生机盎然,不知道的还以为去了海洋公园: ![]() 或者是儿童乐园: ![]() ![]() 医护人员的办公室长这样!比大多数公司的装饰用心多了! ![]() 针对儿童医院,休息室长这样? 在这样的休息室休息,病人和医生心情都会感到愉快不少~ ![]() 医生忙里偷闲,还可以到户外晒晒太阳,喝杯咖啡~ ![]() ![]() 今日结语 在救死扶伤这件事上,无论在哪里都会让人倍感压力。 但当医生知道政府在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知道社会在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一个舒服的行医环境,也会感到温暖,也更乐意从事这份工作。 最后, 医生和公司职员一样, 只是一份工作, 切勿道德绑架他们! 汪医生RIP!
墨尔本 科颜氏 招聘中文店员啦! 想了解详情的小伙伴 请识别二维码 发送关键字:科颜氏 ? ![]() 责任编辑:Stella 部分来源:钱江晚报、知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