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期间,正值澳洲的初夏,在澳洲度假半个月,经历了在欧洲、美国旅游截然不同和出乎意外的体验。 分享给准备出行的朋友,也和当地的朋友聊聊感受。 01 到处都有中文 ![]() 在澳洲的街道上,能看到中文的指路标识,在地铁站的购票机上,竟有中文简体和中文繁体两种文字。 主要的博物馆,比如悉尼歌剧院,艺术馆,野生动物园都有中文讲解。在布里斯班的市政厅也有中文介绍小册子。 ![]() 墨尔本的圣约翰大教堂在周末有专门的中文祈祷,布里斯班的教堂也有中文的介绍。 我在悉尼机场购买火车票时,也遇到和蔼可亲的华人售票员,拿着地图详细给我指点哪站下车。 在布里斯班机场也遇到会说中文的当地工作人员。 ![]()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澳大利亚的华人人口数量已超过1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5%,是澳大利亚第五大族裔。 各城市的中国城、唐人街,都能看到杨国福麻辣烫,兰州拉面和北京烤鸭。实在是太方便了。各个超市也都有中国食品,我看到了高碑店的干豆腐和王致和的腐乳。 02 过马路成为我的出行障碍 澳洲是左侧通行和乘车,过马路我总是不习惯看左侧的车。 还有,在北京,街道宽,红绿灯停留时间45秒,60秒或更长。 由于车辆多,尤其是外卖电摩托太疯狂,我是严格按照红绿灯过马路的,并且走得也从容。 但是在澳洲,这马路我是过不去了。 澳洲市内老街道很多,很短距离就需要过一个红绿灯,并且停留时间非常短。 ![]() 当绿灯亮起时,感觉也就10秒,才走过一半马路,红灯就闪烁了,每次都得快走,很紧张。 我很快就发现许多人根本不遵守交通规则,只要没有车,红灯也敢过马路,只有我还在等待绿灯,一是不敢过,二是要维护中国人形象。 还有一点,澳大利亚的交通规则强调行人安全,因此在有红绿灯的路口,行人需要先摁指示灯控制按钮并等候绿灯。我就是最喜欢摁按钮的那个人。 03 找不到北了 刚到澳洲,看着谷歌地图,就是走不对方向。又拿百度校核一下,忽然醒悟,现在是南半球。太阳的运动轨迹与北半球是不同的。 在南半球,太阳在上午会出现在北方的天空,但随着一天的进行,它会向南方移动。 和北京相比,两个半球,经度相差小,时差就两个小时,非常舒服。可是纬度相差太远了。 04 街头见闻 不同于美国街头流浪的黑人居多,澳洲流浪的白人居多,也有女性,许多人还带着小狗。 他们有自己的地盘,白天行李就放在拉杆箱里面。不过他们着装比较干净。与路人互不干扰。 ![]() 街头的共享车是这样的。 在墨尔本和布里斯班,街头这种共享车居多,速度不快,安全感强。 悉尼有普通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 ![]() 草坪是可以践踏的。 国内的草坪上,都放一个小牌子:“小草青青,请勿践踏”。 澳洲的草坪可以坐着、躺着、踢球奔跑。非常干净,穿白衣服的白领,中午就躺在草坪上看书休息。 ![]() 司机,车站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许多都是50岁以上,态度和蔼,主动上前询问,英语说得语速慢,容易听明白。 ![]() 街上到处都有饮水点。 有的是喷泉式的饮水器,有的则是带有水龙头的水槽,可供人们罐装水瓶。 还有这种像饮水机一样的设备,分布在各个公园、运动场所、购物中心,为行人提供方便,完全不需要购买或携带矿泉水。 ![]() 最舒服的就是,这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看到学生们,各个种族的孩子相处和谐,肤色、发色都不同,唯一相同的是生活在一个国度,都说英语。 您对澳洲的印象如何?有何趣闻? 下期给大家介绍在澳洲三个城市遇到的宾馆风波和惊险的回国登机经历。 往期分享: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四座教堂,你更喜欢哪座的建筑风格? 悉尼圣玛丽大教堂,澳大利亚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遇见最美的海与天 布里斯班的圣约翰大教堂,为啥花了108年才建完? 墨尔本的蒸汽小火车,为啥预定不上火车票?原因是… 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