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PART.1 澳大利亚牛肉输华关税配额触发背景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于 2015 年 6 月 17 日签署,并于同年 12 月 20 日正式生效。据该协定,澳洲牛肉输华关税按 1.2% 的梯度从 12% 逐年下调,到 2024 年跌至 0;关税配额量自 2019 起逐年递增,到 2031 年最终增至 248,729 吨。2015 年底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两国双向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了约 42%,2018 年达到 2150 亿澳元的创纪录高位。澳大利亚成为中国第七大进口来源国。 2018 年,澳洲输华牛肉首次触发关税配额线。据 2019 年 1 月 2 日中国官方公告,中国大陆从澳洲的牛肉进口量为 172,876 吨,其中配额触发量为 170,000 吨。2019 年,澳洲输华牛肉关税配额为 174,454 吨,减去 2018 年以在途方式进口的 2,876 吨后,今年剩余的关税配额量跌至 171,578 吨。2019 年 1 - 6 月,澳洲输华牛肉抵港量已达 12.6 万吨,距离年内实际配额量仅相差约 4.5 万吨,年内关税配额触发时间将大幅提前。 关税配额提前触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中方原因包括中国中产阶级增加,对高品质牛肉需求大幅增长,猪瘟疫情和走私严控助力正关牛肉输华量大幅增长,且 2018 年关税配额线触发时间临近新年,部分进口商选择延期入境,占用了 2019 年的配额。澳方原因主要是干旱影响澳洲牛业,养殖户大量清栏导致活牛存栏量大幅下滑,活牛屠宰量高。据中国官方数据统计,今年 1 - 6 月,中国从澳洲的牛肉进口量为 12.6 万吨,其中冰鲜牛肉进口量为 1 万吨。从澳洲牛肉输华离港量预估,今年 7 月和 8 月澳洲牛肉月度输华抵港量预计保持在 2.2 万吨左右。按此估算,今年 1 - 8 月,澳洲牛肉输华抵港量略高于 17 万吨,这意味着 9 月初澳洲输华牛肉关税配额线便被触发,但如果 7 月和 8 月保持 6 月 2.3 万吨的进口水平,那触发时间便可最早提前至 8 月底。 PART.2 触发后的现状 (一)进口速度变化 8 月 17 日,澳大利亚输华牛肉关税配额正式触发后,进口澳大利亚牛肉的速度放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无骨牛肉关税从 6%增加到了 12%,冷冻牛肉的关税为 20%-25%,关税的增长使得进口成本增加,进口商在进口决策上更加谨慎。另一方面,2019 年的前几个月里,澳大利亚一直以稳定的速度运往中国,平均每月出货量为 20,000 吨,但最近几个月,已增加到每月 28,000 吨,前期的高出货量使得市场在短期内对牛肉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减缓了后续的进口速度。 (二)价格变动 无骨牛肉从目前的 6% 增加到 12%,这意味着进口的澳大利亚牛肉成本每千克会贵个 2、3 块左右。然而,最近中国牛肉价格一直高涨,市场的价格波动远高于这项额外的关税成本。再加上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和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肉类消费需求,中国牛肉市场也许能消化掉这种变化,由进口商承担成本。澳大利亚的进口牛肉主要是面对中国的中高端市场,物品的供应短缺或需求旺盛,会使得增加的成本影响变得非常小。 (三)供应变化 澳大利亚不稳定的恶劣天气对牛肉产业影响比较大,澳大利亚专家预测澳大利亚今年农产品产量将下降 16 - 20%。干旱的影响和澳大利亚牛群的减少将减轻出口到全球牛肉市场需求的压力,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牛肉在供应方面可能变得紧张。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牛肉的重要进口国,供应的收紧可能导致市场上澳大利亚牛肉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也可能促使中国寻找其他牛肉进口来源,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 (四)进口商应对策略 进口商为了避免增加税款,普遍采取将冷冻产品保存在保税仓库中数月的做法,并在 2020 年 1 月 1 日时,启动产品,使用低关税。进口商愿意为高价产品支付上涨的关税,但只愿意为低价商品支付较低的关税,再加上冷冻产品的保质期很长,所以 25% 关税的冷冻牛肉极有可能进入保税仓库储存。然而,这种做法将会给下一年配额带来压力,今年的结转牛肉高达 41000 吨,将占用明年的 179,687 吨的配额,这将使 2020 年的有效配额降至 138,687 吨。如此占用,直到 2024 年及之后持续提早触发配额的可能性很大。 PART.3 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 在短期内,中国牛肉市场价格波动相对较小。虽然澳大利亚输华牛肉关税配额触发后,进口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中国牛肉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且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消费者对牛肉等替代肉类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短期内澳大利亚牛肉进口成本的增加对中国牛肉市场价格的影响有限。 同时,短期内中国牛肉市场的需求变化也不大。中高端消费者对澳大利亚进口牛肉的需求较为稳定,他们更注重牛肉的品质和口感,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国内牛肉及其他肉类产品的供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长期格局影响 从长期来看,结转量占用明年配额的情况将对中国牛肉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今年高达 41000 吨的结转牛肉将占用明年的配额,使 2020 年的有效配额降至 138687 吨。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澳大利亚输华牛肉的数量将受到限制,可能导致市场上澳大利亚牛肉的供应进一步紧张。 这种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会促使中国牛肉市场的价格继续上涨。同时,也会促使中国进口商寻找其他牛肉进口来源,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这将推动中国牛肉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单一进口来源的依赖。 此外,长期来看,澳大利亚牛肉输华关税配额的触发也可能促使国内牛肉生产企业加大生产力度,提高国内牛肉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三)世界牛肉贸易格局变化 随着澳大利亚产量下降,美国出口增加以及与日本签订新的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世界牛肉贸易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也对中国市场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澳大利亚因恶劣天气影响,牛只减少会一定程度上减轻出口到其他市场的压力。但随着 2020 年美国出口量增加,日本承诺降低美国牛肉的关税,这可能会让美国牛肉进一步取代日本和韩国的澳大利亚牛肉,从而将更多的澳大利亚牛肉推向中国。 然而,这种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牛肉的质量和价格是否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积极拓展其他牛肉进口来源,如俄罗斯等国家。因此,世界牛肉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PART.4 未来展望 (一)国内牛肉市场趋势 随着澳大利亚牛肉输华关税配额的触发以及未来可能持续的供应紧张局面,中国国内牛肉市场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上涨的压力。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中高端市场对澳大利亚进口牛肉的需求较为稳定。尽管短期内国内市场能够消化部分价格波动,但长期来看,供应减少和需求增长的矛盾将可能推动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国内其他肉类产品的价格波动也会对牛肉市场产生影响。例如,非洲猪瘟的影响如果持续,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将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从而支撑牛肉价格。 (二)国内牛肉发展机遇 澳大利亚牛肉供应的不确定性为国产牛肉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国内牛肉生产企业可以加大投入,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牛肉产量。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肉牛产业的发展,如提供养殖补贴、加强疫病防控等。其次,国产牛肉可以借助这一机会提升品质和品牌形象,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可追溯体系等措施,提高国产牛肉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吉林省以立法形式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 “吉牛帮” 数字乡村服务站项目,为养殖主体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解决肉牛养殖 “最后一公里” 服务问题。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大力推动国产牛肉产业的发展。 (三)进口多元化策略 为了应对澳大利亚牛肉供应的变化,中国进口商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进口策略。一方面,继续拓展其他牛肉进口来源,如俄罗斯、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牛肉在品质和价格上可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可以部分替代澳大利亚牛肉。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争取更优惠的贸易条件和关税政策。例如,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解除波兰、比利时 30 月龄以下剔骨牛肉输华禁令,这为中国进口牛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消费者选择变化 随着国内牛肉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选择也可能发生改变。一方面,消费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国产牛肉的品质和价格,增加对国产牛肉的购买。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能会尝试其他肉类产品,如羊肉、鸡肉等,以满足对蛋白质的需求。此外,消费者对牛肉的消费观念也可能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健康、安全和可持续性。例如,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购买有机牛肉、草饲牛肉等更加环保和健康的产品。 ![]()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牛肉输华关税配额触发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未来国内牛肉市场将面临价格上涨、国产牛肉发展机遇、进口多元化等挑战和机遇。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需要共同努力,以应对这些变化,确保国内牛肉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肉类360 ![]() 微信号 ![]() 微信公众号 ![]() 抖音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