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塔斯马尼亚之前,我试图让自己带上问题,我想知道在这里生活的感觉。 ![]() 刚到霍巴特那天,出门走到商业区已是晚上7点。本来街上就没多少食肆,又因为太晚,不少已经关门。 ![]() 走到主干道背面,我仔细审视着每一家餐馆门口的菜单以及上面的价格,小心翼翼将其换算成人民币。最终决定进了一家卖面条的餐馆,柜台后面是个年轻的女生。 ![]() 但政策朝令夕改,配额大幅被砍,看到留下无望,许多人转身离开。 “前段时间好多人都跑了,去其他州了。”女生言语中也很无奈。 机会少,留下的人就少,人少了,生意终究不好做。 也难怪街上的商店那么早关门,毕竟顾客少。 ![]() “其实我还挺想移民这里的。”我笑着说。 听到我说想移民,女生的表情突然认真起来:“你想来这?”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什么门路,只能笑着补了一句:“我就说说而已。” 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于华人群体来说,想留下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办法。 “其实在这边找工作还是有的,服务员很缺人,就是找办公室的不好找。”女生说。 ![]() 我对移民的各种政策一向头大,别说491、190这些,网上各种移民介绍经常让我云里雾里。 来之前,我就试探性在网上问过一个婚配移民的报价,15万澳币。 我算了下,折合人民币75万。 也就好奇一问,没研究过这个价格孰轻孰重。 澳洲今年收紧了移民政策,连国际学生的招生数也要下降,让这里的教育产业一片风声鹤唳。 在学签收紧之前,找个野鸡学校挂靠也是留下的办法之一。 拿着学签入境,每年交一点学费,不上课去打工,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他们没打算留在澳洲,或者自觉很难留下,想着走一步算一算,先赚点钱再说,于是就成了澳洲的“学签打工人”。 这事我听过不少,有几个在澳洲的朋友便是靠这种方式留了下来。 也没找正经工作,纯做“国内代购”,在朋友圈里日复一日推销保健品、巧克力饼干和奶粉。 估计是疫情几年代购不好做了,纷纷回国。 但每次去澳洲的Woolwooth超市,还是能察觉到代购的身影。 ![]() 上次来,想买两包德运或者B2奶粉,愣是没在任何一间超市看到。 标签还在那个位置,但货架上空空如也。 这次倒是看到了,在霍巴特。 显然,这也是塔州地广人稀的一个例证,连代购都鞭长莫及。 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移民澳洲仍然是乐此不疲的选择。 到朗塞斯顿的飞机上碰到一个中国女生,说是去黄金海岸玩了几天,要回学校。 我问朗塞也有学校? 她回答是塔斯马尼亚大学,又一问,读的是护理专业。 “奔着移民来的?” “也有这样的考虑。” 瞬间我就想通了。 换作我,应该也会做类似选择吧。 ![]() 澳洲的各大博物馆里,躲不开的一个话题是移民。 无论是当年吸引英国移民的各种政策和广告,还是各个年代的华人各种因缘际会来到澳洲,每个人群都是历史的生动故事,充满各种起伏与艰辛 ![]() 很让我意外的是,那天在霍巴特博物和艺术馆里,不多的展厅里,有个十来平米的特展,讲述华人群体来塔斯马尼亚的故事。 特展的主题很特别——“家园:此时此地(Home:Here and Now)”,用几件展品、几个人、几段话,草草勾勒出了华人来到这里的原因和生存境况。 ![]() 只是我没想到,展览中的几个华人都是祖籍福建,不知道是凑巧,还是这里福建人确实多。 19世纪的福建人因营商来到这里,挖矿居多,如今则各行各业都有。 “1948年钟国兴在中国广州出生,8岁时来到霍巴特。自1887年起其家人在中国和塔斯马尼亚之间往返,一直经营商业菜园有几十年。” “生活在塔斯马尼亚就好像住在一个愜意的天堂里。在这里,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友善的人们共同创造出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塔斯马尼亚风景很棒,气候温和,跟我的老家福建很像。”——张烨奇,2018年从福州来到塔斯马尼亚 看着这些活生生的表达,好想在这些冠冕堂皇中,了解他们最底层的动机。 在堪培拉的澳洲图书馆里,也有一个叫“希望和恐惧(Hope And Fears)”的主题展,讲澳洲的移民故事。 ![]() 看着各式各样的“招人海报”,会让人觉得那真是澳洲的黄金年代,一穷二白,各种探险者蜂拥而至。 ![]() 但这样的时代不复重来。 疫情三年后,世界一度放开,随着经济与社会压力增大,不少国家又收紧了移民政策,澳洲就是其中之一。 学签减少,野鸡学校被打击,也不知道我那些在澳洲还没拿身份的朋友现在怎么样了。 境内旅游签转学签不再被允许,又挡住了想Run的一部分人。 就像,“为了一张绿卡去偏远地区生活三年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 每个人的抉择也很难被具体量化,没有绝对的对错和是非之分。 就像,我很喜欢在霍巴特看到的那个店名“Freedom”,但它具体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陈奕迅的歌不是唱得挺好:“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生活三两肉,我们都是“现代牧民”。 ![]() - 澳洲系列往期精选 - 1 | 飞往塔斯马尼亚,开启一个人的自驾2 | 朗塞斯顿,给了我“下马威”3 | 两个陌生人搭车,自驾变成“特训”4 | 南下霍巴特,有Roger也太好了吧5 | “我们不庆祝入侵的日子”6 | 塔斯马尼亚:一场告别,后会无期7 | 堪培拉,适合放空 微信公号「城南八卦局」是贾科长和朋友们的个人博客,主要分享来自真实现场的城市故事与世界各地的走读见闻,除工作的一些见闻,这里也会不定期码点个人生活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