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 澳大利亚教育家和家庭关系顾问Lael Stone的劝告

珀斯君 澳洲新鲜事 2024-10-29 18:13 163人围观

「 我们要鼓励男孩表达脆弱,支持女孩表达愤怒和需求。我们应该用富有同理心的倾听、有爱的限制和界限取代严厉的惩罚,因为行为背后总有其原因。」

作者介绍

作为一名教育家和顾问,Lael Stone与成千上万的家庭合作了16年多,她看到了创伤和脱节对一个家庭的影响。她为研讨会和支持团体提供便利,使父母能够与孩子建立联系和更牢固的关系。她还是伍德林小学的共同创建者和主任,该小学于2021年开学,这是一所基于情感健康和联系的学校,坐落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吉朗腹地一个20英亩的宏伟农场上。



本文来自Lael Stone在TED上的演讲编译

我是Lael Stone,是三个青少年的母亲。在过去16年与家庭合作的工作中,我关注依恋、创伤和连接。

我想先通过一个情景来说明成年人该如何恰当地回应孩子的情绪。大家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4岁的孩子,正在地上开心地建造一座塔,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豪。可突然,另一个孩子跑过来把塔踢倒了。这时,孩子内心会涌起受伤、恐慌、沮丧和无助等情感。如果此时一个成年人走过来,蹲下身,眼神中带着同情,身体保持平静和稳定,问道:“亲爱的,发生什么事了?”当成年人靠近时,孩子的这些情绪会全部涌出来,包括沮丧、愤怒和无助。而成年人不应该试图去修复问题,或者轻描淡写地说“别担心,你可以再建一个”,而是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自己的情绪。最后,当成年人张开双臂,孩子依偎其中,深呼吸后会感觉好多了,然后重新开始建造塔。

我希望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四岁时的情景,尤其是那些感到愤怒、悲伤、害怕或者不理解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想想当时生活中的成年人是如何回应的。如果幸运的话,成年人会给予我们充分的空间去表达感受,倾听我们的担忧和伤痛,而不是急于去解决问题。但很可惜,对大多数人来说,情况恰恰相反。我们可能会被告知“别那么傻”或者“你不需要哭”,可能会被赶到房间里或者角落里,甚至可能因为犯错而被打。

我今天探讨的是儿童情感教育与成人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我的目的是想和大家讨论心理健康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当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困扰在持续增长。在澳大利亚,有八分之一的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焦虑症,十分之一的人患有抑郁症。尽管我们在理解正念、同理心、同情心、韧性和脆弱性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成年人日益增长的心理困扰其实深深根植于儿童时期所接受的关于如何表达感受和情绪的教育方式。我们的父母们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要么重复自己所经历过的教育方式,要么完全走向相反的方向,想着要做得和自己父母完全不同。

这里面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文化中缺乏情感素养。我们没有教会父母如何用同理心和同情心去回应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在幼儿园和学校也没有教授这些内容。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仍然更看重智商(IQ)而非情商(EQ)。我不禁想问大家,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童年对成人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定义作用,我们是不是会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灵呢?

在我过去16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儿童通常有三种方式来应对感受和情绪。第一种是压抑。当孩子发现表达感受是不安全的,比如被制止、被告知停止哭泣,或者受到那种让他们把一切都内化的眼神时,他们就需要找到应对这些感受和情绪的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学会了压抑这些感受,把它们深深地压制下去,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解离。这些被压抑的感受会留存下来,在成年后当生活中出现与童年经历相似主题的挫折时,这些相同的感受会再次浮现。不过成年后的压抑机制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多喝一杯酒、无意识地在Facebook上滚动浏览页面,或者让自己在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没有时间去真正感受这些情绪。除了压抑,还有下面提到的两种应对感受和情绪的方式。

我们还可能学会的一种方式是转向攻击性。当孩子在成长环境中感到无力、害怕,或者在专制环境中缺乏表达自我的机会时,这些情绪会在内心积累。一旦达到临界点,特别是在感到恐惧或受威胁时,这些情绪就会以攻击性、愤怒或大声言语的形式爆发出来。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被贴上调皮、太过分或麻烦的标签,尽管他们只是在对环境做出反应。成年后,这些攻击性倾向可能表现为欺凌行为、严厉的自我批评和他人批评,甚至是暴力行为。

另一种方式是表达。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接收到情感是受欢迎的这样的信息,被告知可以自由表达所有感受,包括快乐、悲伤、喜悦和愤怒,并且这些感受都会被接纳,那么他们就会形成健康的情感表达模式。这种接纳态度包括“我会接受你的全部”和“我不会试图修复,我只会支持”。这种模式在成年后遇到困难时会表现为积极的应对策略。比如,可能会写下自己的想法,打电话给朋友说“你能听我说吗”,通过跑步或瑜伽释放压力,或者寻求专业治疗师的帮助。

我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当父母的时候,和很多初为人父母者一样,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在理解和处理孩子情感方面,我最初以为只要让孩子们一直保持快乐就行了。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试图让孩子一直保持快乐不仅荒谬,而且不可能,还非常累人。这种方法显然行不通。

我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孩子在情感上茁壮成长,同时在家中创造和谐。我很幸运能够学习和研究创伤,这对我的育儿方式产生了影响。通过这些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人类,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来展现全部的自我。我认识到,有效的情感教育不仅需要设立界限和提供支持,还需要对孩子内心涌现的强烈情感给予同理心和同情心。

基于这些新的认识,我改变了我的育儿方式。我不再试图解决孩子的问题或强迫他们保持快乐,而是选择蹲下来,对孩子们说“告诉我吧”。有时候孩子们会哭泣,有时候会发怒,还有很多抱怨。而我每次唯一的工作就是坐在那里,为孩子们提供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孩子们正在发展出令人惊叹的情商,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孩子们展示同理心和倾听技能的经历。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匆忙准备晚餐,因为我马上要出门去教一堂课。这时,我五岁的小女儿走进厨房,我看到她带着一些情绪。由于时间紧迫,我对小女儿说:“亲爱的,你能把你的感受保留几个小时吗?”小女儿用一种“你在开玩笑吗”的表情看着我。随后,我10岁的中间女儿走进房间,主动提出要倾听妹妹的感受。我同意了,但又担心会迟到,于是决定留下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站在门外,听到10岁的女儿在和妹妹说话。5岁的女儿开始哭泣,抱怨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10岁的姐姐回应说:“那很难过。还有什么吗?”接着是更多的抱怨和眼泪,然后逐渐变成了咯咯笑和笑声。当她们出来后,我问10岁的女儿感觉如何。女儿回答说:“妈妈,我只是对她做了你对我做的事。”

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们无法成为他们看不到的样子。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做,我们怎么能期望孩子们对他人有同理心和同情心呢?如果孩子们不知道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善意和尊重是什么感觉,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们善待和尊重他人呢?

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和育儿的观点。我认为我们应该为父母提供工具和理解,让他们能够同理倾听孩子,同时帮助父母处理自身童年问题,避免将负担转嫁到孩子身上。我们要鼓励男孩表达脆弱,支持女孩表达愤怒和需求。我们应该用富有同理心的倾听、有爱的限制和界限取代严厉的惩罚,因为行为背后总有其原因。

基于这些理念,我和一位同事在18个月前创立了Woodline Primary School。这所学校位于Geelong腹地的一个农场,环境优美,设有马匹、家禽和菜园。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儿童的情感健康。

研究表明,当儿童在无评判和批评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受到尊重、拥有身体自主权,并获得关爱和对其独特性的赞赏时,他们的神经系统会充分运作,学习和成长能力会提高。Woodline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情商、成长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关键生活技能,培养对失败的积极态度——每次失败都意味着还有更多未探索的可能性。我们希望培养富有同理心的地球公民,相信支持儿童的情感健康能使学习变得轻松和无限。

最后,我想引用Sir Ken Robinson的观点,教育的目标是理解周围的世界和内心的世界。我认为,当我们优先关注内心世界时,外部世界会变得更加清晰。我也希望我们能将联系、心灵和富有同理心的倾听置于每段关系的中心,看看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益,请把它分享出去,及点击“点赞”和“在看”。

关注公众号,我们将提供更多家庭、亲子、教育和自我心理建设的专家见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