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澳洲田野】熤园澳洲代表小杨的留学日志002

卧龙在澳洲 澳洲新鲜事 2024-12-11 13:41 147人围观




- 编者按 -

熤园青年学人杨思颖以一人之力开辟了《澳洲田野》文化分享。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澳洲田野》呈现的文化与我们在【南亚田野】与【东南亚田野】中所呈现的文化有显著的区别,给读者提供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与文化启示。这正是熤园学术专注全球田野的价值所在。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进入世界不同地区,运用熤园学术理论与方法分享更多的文化观察与体验。




笔者:杨思颖,拍摄于2024年6月,摄影师:张清

熤园澳洲代表思颖的留学日志002期

2024.12.10




来澳洲一个月啦,一直想写第二篇田野文,也收集了很多澳洲的素材,但一直没有动笔写,真的是因为懒了。我平日里收集了很多澳洲的素材,但一直没有动笔写,真的是因为懒。好在谭老师惦记我,一语点醒了我这个浑浑噩噩的澳洲留学生,我怎么可以丧失斗志呢,我可是肩负重任——将田野中国学传道至澳洲的熤园学子啊。于是赶紧在忙完这一天之后,写下这篇日志。

今日照常7.20的闹钟将我唤起,最近精神状态不佳,来澳洲一个月了,慢慢地,对家人的思念也变得不可收拾,在学校的时候还好,有老师有同学陪伴,但回家,到了深夜,就经常会半夜开始翻手机里面的照片,看看家人的照片和视频以解相思之苦。前几天每天都失眠,三点左右睡,七点起床去学校,知道这样不对,但实在是没有办法,于是我想了一些办法对这件事情进行正向干预。

▎干预措施1.办健身卡




既然说到了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这段经历吧。我办理健身卡的动机前面已经提到了,像是单纯想要正向干预一下我的生物钟,调节情绪。在下课之后再去健身房折腾一两个小时,身体累了,自然也就入睡早些。我是124日周三去办理的健身卡,当时我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一个是学校的UNIACTIVE,一个是我所居住的社区的24小时健身房jatts



图为伍伦贡大学的Sports Hub,Uniactive在这个sports hub的旁边

我当时忘记拍Uniactive外景图了,只有这个sports hub的外景,但好在它们的建筑风格都差不多,可以给大家作为建筑外观的参考,这里的建筑特色就是放在环境中,不会感觉很突兀,与中国不同,澳洲这边的建筑对于周围的环境而言,不会造成大的视觉冲击,整体上任然是给人一种居住在自然中的“开阔感”。



图中最左边的建筑就是健身房jetts(红色招牌)

Jetts是一个24小时健身房,里面只提供健身的器械,收费标准是7刀/每周。

在澳洲,人们习惯以周为收费单位。比如我所在的澳洲的房租和电话费,单间的房租都是300-400刀/每周,汇率目前是4.65,澳洲的电话卡也是按照四周28天收费,你去线下购买电话卡的时候,有28天和360天的这两种规格供你选择,第一天落地澳洲办理电话卡的时候,很不解,这个28的天数是怎么得来的,几周后才后知后觉,原来是4*7=28呀。至于电话卡的另一种套餐天数360天,至今我还没想明白是为什么,等我以后在澳洲呆久了,悟出来了,再跟大家分享。

1刀可以理解为1块钱,是澳洲的货币单位,1刀大致等于4.6元人民币)

学校的健身馆Uniactive的收费标准是19刀/每周,但是在我入学的11月,他正在做活动,9090天,Uniactive提供提供器械,普拉提,游泳馆,篮球场,网球场。

从收费标准来看,在澳洲,你想要健身,经济门槛真的很低,只要一刀钱一天,这个物价在国内是不敢想的,你想想,在中国,带游泳池和场地的健身房怎么可能一周19刀,折算下来,每月80刀,这要是在中国,收费单位起码应该是百起步,带泳池的价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有时候想想,全民健身哪里是一句口号,低门槛的健身途径应该比口号宣传更具体地落实到每一个社区才行。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啦。

▎干预措施2


 从我个人的感受切入,选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探究我这种复杂的情感到底是一个个案还是普遍现象。于是我选择了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riences作为我的研究主题,并很快确定好了我初步的访谈框架,大致分为六个部分

1.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籍贯,出生年份,高考年份(如果有高考经历),学制,专业等

2.Challenges Faced:包括但不限于language barrier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dapting to new educational systems.

3.Support Systems:包括但不限于university services, peer support,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4.Academic Experiences:包括但不限于their interactions with 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nd performance in assessments.

5.Social Integration: Summarize how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egrate socially, including their involvemen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forming friendships.

6.Personal Growth: Highlight the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perience, such as increased independence, resilience,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考虑到访谈的对象是国际学生,所以我的访谈提纲准备了中英文双份的,目前为止受访者是两位,一位来自中国,一位来自日本,由于样本量有限,所以迟迟没有成文。但我今天构思了我这篇研究论文的引言和研究设计部分,也算是万里长城走了两三步了。





图为研究论文的引言和研究方法手稿

闲聊分割线




闲聊完毕,接下来进入我的课程分享,周二一共有三节课。

8点半,第一节课开始——Lecture,今日讲座的主题是Recommendations in the conclusion

我们这一周的主线任务就是学会写report报告中conclusion这个部分。

结构就是

3. Conclusion

3.1 Recommendation for the requestor

3.2 Recomme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图为讲座的课件,图片来源UOW官网

总结一下就是

3.1 Recommendation to the requestor需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Recommendation purpose (from the Introduction)

Finding (from Literature Review)

Recommendation

Justification

3.2 Recomme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需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Limitation

Recommendation

Justification

每周二的这个Lecture都不会讲很具体的东西,都只是更加侧重于宏观层面,偏方法论,后续会有老师给出具体的文章让我们分析。

其次给我们分享了三篇有关于澳洲低生育率的文章

https://www.sbs.com.au/news/article/what-australias-birth-rate-decline-means/l5wiv1j1l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53409521

https://www.abc.net.au/news/2024-04-18/australia-fertility-rate-could-predict-the-next-five-years/103692844

其中最有趣的是第三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个背景信息:


In 2004, then treasurer Peter Costello announced the "baby bonus" — a tax incentive for Australians to prioritise having children.



图为彼得·科斯特洛(Peter Costello),出了婴儿奖金计划以及一系列其他措施,以促进21世纪初的人口增长。(图片来源ABC新闻:克里斯·吉列特(Chris Gillett)

澳洲的这项政策已经推行20年了,在这二十年中中国的生育政策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等有余力,可以整理一下这20年来中国和澳洲所推出的一系列针对提高生育率的政策对比研究,阅读清单再次+N

课程分割线




后面两节课就是在打磨我们自己presentation的手稿以及舞台表现力。10点上课之前,我七点就收到了老师的邮件,她针对我提交的录音给了我非常具体的意见。



图为邮件详情,老师指出了我的问题,并给了我具体的提升意见

求学在外,我总是会被老师的敬业和细致打动,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受,我的其中一位访谈对象和我说:

在澳洲和中国,他们的教学逻辑是不一样的,中国更加偏向应试教育——我知道你不会,我来教你怎么做对。在澳洲,老师会更侧重于——我知道你不会,让我来叫你怎么弄会,这完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考过雅思的都知道,在中国,雅思听力是不需要你会的,你只要对就行LX,UOW图书馆,2024128日)

我时候我在想,一个五分钟的presentation,选定一个主题之后,头天晚上写完手稿之后,第二天打磨一下,然后机械重复50次,马上就可以上台信手拈来,期末卷面分数漂漂亮亮,但是这种速成的presentation是不是少了思维的训练,少了细节之处的打磨呢,想起朱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慢慢来比较快。




课程分割线




三点半,课程结束,我先是去健身房游了泳,然后5点去building 19参加我的好朋友Carol跟我推荐了无数次的英语角,就我个人而言,我前三次都拒绝了她的邀请是因为我深受自身经验的禁锢,国内的英语角给我的体验非常差,所以我很排斥英语角这三个字,但是这次的一个小时,我现在坐在桌前回想起来是会热泪眼眶的程度。



图为这次英语角的组织IFIS的官网截图,图中我圈出的三位是今天帮助过我的三位“老师”。

第一位和我交流是一位俄罗斯青年(很遗憾,我没有留下他的照片),因为是我第一次英语角,所以难免局促,好在Carol邀请我加入她和这位男生的交流,他首先问了我的名字,我跟他说我叫Celine,他想了想,说这听上去像是法国的名字。然后我的同伴让他猜我是哪里人。他真的很聪明,他说

“因为Celine不是我出生就有的名字,所以他猜我是中国人。”

这一刻我才突然想起来,对啊,只有中国人才会取奇奇怪怪的英文名。以后自我介绍时,我要大声告诉别人,我叫Siying,中文名思颖。我的妈妈在看过我的八字之后发现我是个读书的料,给我取名叫思颖,希望我思考新颖。这点文化自信还是要有的。

但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来了,“生辰八字”--翻译成英文怎么说啊。易经八字,奇门遁甲,这波文化输出卡在了我的语言障碍上,惭愧惭愧。

第二位和我交流的是一个老爷爷(图中我圈出的中间的那位)



老爷爷明显年龄应该75+了,因为他面部和手部的皱纹,还有每次为了听清我说话而靠近我略微弯曲背,都在暗示我,这是一位长辈。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位native speaker,他就是出生在澳洲,不同于上一位俄罗斯男生,他只会一种语言,他的老婆是一位英国人,已经不在世了,老爷爷从包里掏出一本带地图的书籍,仔细地给我介绍他去过的国家,说起曾经他和他爱人的旅行,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面有点点泪花。他说在他老婆走后,他加入了这个组织IFIS,他说他喜欢帮助别人,这让他感到年轻,他的眼睛又变得些许浑浊,说实话,我其实是不敢跟老爷爷对视的,因为那双眼睛里面我能读出太多的东西了。

第三位是一位老奶奶(图中最左边的一位),她发现我们在找饼干,这次的活动是4点开始的,等我游完泳过去已经是五点了,老奶奶帮我找了一圈,确实没有,于是非常俏皮地告诉我,下次早点,接下来我们聊起圣诞假期,我向她问起我圣诞不回国,也想参加志愿者,或者做一些社工方面的工作,问她有没有相关的机构推荐给我,于是他给我介绍起了另一位(下图中圈起来的最右边一位)





老奶奶给我推荐的这位男生非常细致地跟我讲起了志愿者和社工是不同的,如果我想做志愿者,我可以去IMS, Illawarra multicultural services是一家公益组织,了解之后发现它很适合我,因为明年也计划把我的小孩带来澳洲,刚好可以带来IMS让他这这里交朋友,爱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一刻具象化了。



图为IMS这个组织的官网首页截图,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个翻译版本。



图中左边是一位伍伦贡学生对这段实习经历的感受,右边是在介绍他们的一个活动。

除了去IMS这种公益机构做志愿者,他还跟我提起如果我想做社工,我需要有驾照和税号,给了我很多非常具体又实用的建议。

于是我在回家之后听取他的建议,在网上办理了驾照申请和税号申请的事情。



图为NSW驾照的申请网页,(Tips:出国请带驾照原件)



图为Australian Taxation Office的网页首页

网址是https://www.ato.gov.au/ ,gov代表government政府

以上就是小杨精彩的一天。

成文于2024年12月10日23:25

(作者:杨思颖,女,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25级新生)







— END —编 辑图文:杨思颖编辑:周歆悦供 稿熤园新媒体工作室长沙玖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营 运泸溪县谭子兴文化研究会长沙煜园文化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学术支持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长沙文创职业学院田野规划与乡村振兴研究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