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澳大利亚女子网球在澳网展望未来,接续阿什·巴蒂的传奇

珀斯君 澳洲新鲜事 2025-1-19 19:28 162人围观


澳大利亚,墨尔本——当阿什·巴蒂(Ash Barty)在2022年澳网夺冠时,她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位赢得本土大满贯的澳大利亚女子球员。在当时,她已连续107周位居世界第一,并在硬地、红土和草地三大赛场均斩获大满贯冠军,成功地在女子网坛的巅峰插上了澳大利亚的旗帜。这一荣誉曾是澳大利亚网球的传统象征,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谷后才得以重现。


巴蒂是自1978年克里斯·奥尼尔(Chris O’Neil)以来首位在墨尔本封后的澳大利亚球员,而她的前辈玛格丽特·考特(Margaret Court)和伊冯·古拉贡·考利(Evonne Goolagong Cawley)在上世纪横扫女子网坛,共赢得31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如今却仿佛已是遥远的历史。

自巴蒂捧起达芙妮·阿克赫斯特奖杯(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以来,已经过去三年,而距离阿克赫斯特在1925年赢得首个“澳大拉西亚网球锦标赛”(Australasian Tennis Championships)冠军也已整整一个世纪。这项赛事在1927年更名为“澳大利亚网球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最终于1969年正式成为澳网(Australian Open)。然而,在这一百年后的今天,澳大利亚女子网球正处于过渡期,距离再次诞生能举起以阿克赫斯特命名的奖杯的本土冠军似乎仍然遥不可及。

巴蒂在2022年击败丹妮尔·柯林斯(Danielle Collins)赢得冠军的短短几个月后便宣布退役,彼时她仍是世界第一,而她的离去也让澳大利亚女子网球的顶级竞争力随之消退。目前,澳大利亚在WTA前100中没有任何一名球员,排名最高的是世界第101位的金伯莉·比雷尔(Kimberley Birrell)。

本届澳网的首周比赛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现实,仅有三名本土球员闯入第二轮。

澳大利亚排名第一和第三的球员,比雷尔(26岁)和奥利维亚·加德基(Olivia Gadecki,22岁)在首轮分别遭遇惨败,而前世界排名第20的达利娅·萨维尔(Daria Saville)则是在三盘鏖战后落败。三度跻身大满贯八强的阿伊拉·汤姆贾诺维奇(Ajla Tomljanovic)凭借外卡参赛,但她在第二轮便输给了12号种子戴安娜·施奈德(Diana Shnaider)。此外,世界排名第150位的塔莉娅·吉布森(Talia Gibson)也止步第二轮,仅在与11号种子宝拉·巴多萨(Paula Badosa)的比赛中拿下一局。

此次表现最亮眼的是迪斯坦妮·艾亚瓦(Destanee Aiava)。她通过资格赛晋级,并在首轮击败了世界排名第91位的格里特·米内恩(Greet Minnen),成为澳网本土女单选手中最后的希望。艾亚瓦在比赛中身着复古网球服,这些装备都是她在eBay上购买的,她的风格颇具上世纪网坛明星的影子。然而,尽管她在对阵10号种子柯林斯的比赛中拼尽全力,最终还是以7-6(4)、4-6、6-2惜败。

尽管澳大利亚女网在本届澳网的表现令人失望,但人们对一批年轻球员仍寄予厚望。18岁的玛雅·乔因特(Maya Joint,世界排名105)和16岁的青少年世界第一埃默森·琼斯(Emerson Jones)被视为未来的希望之星,而她们也正在进入新的成长周期,与目前排名100至200位之间的一批球员形成接力。加德基目前排名世界第106,而在这一排名区间内,澳大利亚共有12名球员。尽管乔因特和琼斯在首轮遭遇惨败,但她们的对手都是世界级强敌——乔因特面对世界第6的杰西卡·佩古拉(Jessica Pegula),琼斯则挑战世界第7的叶莲娜·莱巴金娜(Elena Rybakina)。

澳大利亚网坛早已预见到巴蒂退役后所带来的“阵痛期”,但她的三座大满贯冠军一度掩盖了本土女子网球的困境,而她的突然退役则让这一现实提前暴露。与前球员、现役球员以及负责推动女子网球复兴的网球澳大利亚(Tennis Australia)相关人士交谈后,人们普遍认为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自2011年以来,除了巴蒂之外,仅有两位澳大利亚女球员闯入澳网第二周。萨维尔(当时使用娘家姓加夫里洛娃)曾在2016年和2017年做到这一点,而凯西·德拉夸(Casey Dellacqua)则在2014年进入16强。尽管其他澳大利亚球员在海外取得了一定成功,如汤姆贾诺维奇和2011年美网冠军萨曼莎·斯托瑟(Samantha Stosur),但她们在墨尔本公园的战绩却相对惨淡。汤姆贾诺维奇出生于克罗地亚,2014年起代表澳大利亚参赛,近年来因伤病问题屡受打击;萨维尔则是在十年前从俄罗斯改籍澳大利亚,并同样遭受伤病困扰。



阿什·巴蒂在她相对短暂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了一位全球巨星

(TPN / Getty Images)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大满贯赛场上的表现都低于预期。在过去44年里,澳大利亚女子网球仅有两位大满贯冠军(巴蒂和萨曼莎·斯托瑟)。男子网球的情况略好一些,但距离辉煌时期仍相去甚远。澳大利亚最近一位赢得大满贯男单冠军的是莱顿·休伊特,他在2002年温网夺冠。而在大满贯之外,澳大利亚男子网球近年的成绩则相对亮眼,尼克·克耶高斯曾打入2022年温网决赛,并在单打赛场上击败过罗杰·费德勒、拉斐尔·纳达尔和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亚历克斯·德米纳尔已跻身ATP世界前十,而阿列克谢·波普林和乔丹·汤普森也曾获得大满贯种子席位。然而,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网球,他们的整体表现仍远远不及澳大利亚网球的黄金时代。当年,罗德·拉沃尔、肯·罗斯维尔、罗伊·爱默生等传奇球员让澳大利亚成为网球的中心。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地缘政治和地理因素。冷战结束后,网球在曾经的共产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在这些国家,网球长期以来被视为资产阶级的运动,但随着社会变迁,俄罗斯、捷克和乌克兰等国已成为网球强国,尤其是在女子网坛。与此同时,网球已演变为一项全球化程度更高的运动,而澳大利亚在国际体育领域的传统强项,如板球和橄榄球联盟,尽管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竞争力,但其对手国家的整体水平差距比网球要大得多。欧洲和美国成为网球的中心地带,也暴露出澳大利亚在地理上的劣势。澳大利亚国土辽阔且人口稀少,导致很难建立一个让顶级球员长期共同训练的基础设施。此外,澳大利亚距离世界网球中心(欧洲和北美)遥远,这意味着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无论在哪里比赛,都必须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远离家乡,这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和心理状态都是极大的考验。

许多澳大利亚球员认为,若想在职业网球道路上取得成功,他们必须将基地设在欧洲或美国。例如,加德基目前居住在伦敦西南部的南菲尔兹,靠近温布尔登全英俱乐部;德米纳尔则将西班牙作为训练基地,因为他在当地有家庭联系。雷妮·斯塔布斯,这位六届大满贯女双冠军、曾在WTA巡回赛赢得60个双打冠军的澳大利亚球员,25岁时便凭借自己的成绩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购置了一处房产。“澳大利亚太遥远了,而对于一名网球运动员来说,这真的非常艰难。”斯塔布斯在本周的澳网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目前正为ESPN担任赛事解说。“往返澳大利亚的花费极高,而旅途本身也会消耗大量时间。飞往欧洲要花两天时间,返回时同样如此。如果你在赛季中有一两周的休息时间,飞回澳大利亚并不现实。”“你必须具备非凡的天赋才能从这里脱颖而出。澳大利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生活相对轻松,人们可以享受乐趣,而要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你必须全身心投入并保持高度自律。”

这种困境正好与网坛中常见的另一种叙事相反。在许多情况下,来自贫困国家的球员往往将网球视为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在澳大利亚,挑战则更多来自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在这里,你很难找到水平与你相当的球员进行训练。”斯塔布斯补充道。“看看捷克共和国吧,他们的球员最多相距五小时车程。他们可以驾车往返俱乐部,每个周末都能与国内最优秀的球员交手。”她进一步指出,在欧洲,搭乘三小时的火车就能抵达国际赛事,而在澳大利亚,从墨尔本出发三小时,你甚至无法到达另一个大城市。

萨曼莎·斯托瑟目前担任澳大利亚比利·简·金杯队长,她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要想在高水平的比赛环境中成长并不容易。”斯托瑟上个月在《Deuce》播客中表示。“我们的球员每次出国参赛,都需要长时间离开澳大利亚。而对于刚起步的年轻球员来说,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赛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参赛节奏,是一项需要时间积累的技能。”

与此同时,其他体育项目正吸引澳大利亚的年轻运动员,因为它们能在国内提供高水平的竞技环境。篮球、足球、排球和无板篮球都很受欢迎,而澳大利亚规则足球目前也已拥有职业女子联赛。“30年前,人们在冬天踢澳式橄榄球,而到了夏天则会游泳、打板球或网球。”双打传奇托德·伍德布里奇在去年接受《The Athletic》采访时说道。他曾在尼克·克耶高斯和阿什·巴蒂成长为顶级球员的过程中担任网球澳大利亚的球员发展负责人。巴蒂本人也是多栖发展的代表,她在2014年曾短暂退出网坛,转而投身职业板球。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澳大利亚仍然有潜力培养出新的网球明星。如何克服地理障碍、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本土高水平竞争机会,以及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坚持走职业网球道路,将是未来几年网球澳大利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玛雅·乔因特、埃默森·琼斯等年轻球员的崛起,澳大利亚网球或许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但要想重新在大满贯赛场上取得成功,仍需要更多耐心和投入。



萨曼莎·斯托瑟(左)与达里娅·萨维尔在比利·简·金杯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

(Chris Hyde / Getty Images)


尽管地理上的挑战巨大,但澳大利亚网球拥有全球仅有的四个国家才具备的一项优势——主办大满贯赛事。与英国、美国和法国一样,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部分收入会被重新投资于球员发展。这笔资金价值数千万美元,是许多国家永远无法企及的资源。

然而,澳大利亚网球协会(TA)振兴女子网球的努力之一,重点放在了低级别赛事的举办上。意大利近年来的网球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举办了大量ATP挑战赛、WTA 125赛事和国际网联(ITF)巡回赛,这使得年轻球员可以在本土挑战世界顶尖选手。TA的战略与绩效负责人蒂姆·乔利(Tim Jolley)专注于尽早发现潜力球员,与私人学院合作,为6至10岁的球员制定训练计划。此外,TA还加大了对青少年和职业级别赛事的投资。“我们一直把意大利作为参考,这已经成为过去几年的战略重点之一。”乔利在1月份的一次视频通话中表示。

TA职业网球总监保罗·基尔德里(Paul Kilderry)则正式确立了澳大利亚与国际顶级青少年赛事的联系。如今,澳大利亚开始向12岁及以下和14岁及以下的橘子碗锦标赛(Orange Bowl)派遣最优秀的球员,该赛事在佛罗里达州举行,是网坛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赛事之一。此外,TA也在向条件更为艰苦的地区派遣球员。本周,澳大利亚的青少年球员就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博尔顿参加了一场比赛,而当地近期的气温一直低于零度。

“这能让他们更坚韧——如果有西伯利亚公开赛,我们也会把他们送过去。”基尔德里在同一通话中笑着说道。

过去几年里,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将国家最优秀球员的训练基地集中到布里斯班的昆士兰网球中心。在阿什·巴蒂成长的时期,澳大利亚的国家网球中心设在墨尔本,并设有多个州级训练中心。巴蒂在2013年初、年仅16岁时便从昆士兰的家搬到了墨尔本的国家网球中心,当时该中心刚刚落成。她彼时已经是温网青少年组冠军,并开始参加职业巡回赛。然而,她18岁时的短暂退役以及最终选择退出网坛、称自己“身心俱疲”,充分反映出澳大利亚球员在职业巡回赛上的挑战。

如今的新生代球员中,琼斯(Emerson Jones)、乔因特(Maya Joint)、吉布森(Talia Gibson)、加德基(Olivia Gadecki)以及19岁的世界排名第172位的泰拉·普雷斯顿(Taylah Preston)都曾在昆士兰网球中心接受训练。TA还为澳大利亚球员建立了一支巡回支持团队,其中包括体能教练、理疗师,甚至数据分析专家,以帮助他们在巡回赛上获得更好的表现。

“澳大利亚网球的基础一直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形成的团队精神。”基尔德里说道,他所指的是拉沃尔、爱默生等传奇球员的辉煌时代。在男子网坛,德米纳尔、汤普森、波普林、克耶高斯和科基纳基斯之间已经形成了这种团队氛围。当被问及她们是否也正在建立类似的团队文化时,现役的澳大利亚女子球员表示,她们正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

“无论输赢,我们都会互相发信息支持彼此。能成为其中一员,真的很棒。”乔因特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玛雅·乔因特在澳大利亚网球圈备受瞩目

(William West / 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位大满贯冠军对网球国家命运的影响往往存在滞后效应,因为受偶像激励的球员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成长为希望之星,更不用说成为职业球员了。巴蒂退役后的低谷期比预期更快到来,而“巴蒂效应”对澳大利亚网球的推动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

“阿什(巴蒂)当年看着萨姆(斯托瑟),心想,‘为什么我不可以?’”斯塔布斯说道。乔利和基尔德里强调,过去几年在男子网坛,克耶高斯和德米纳尔的成功也带来了类似的连锁反应,因此他们期望新一代球员中的某个人取得突破后,会带动其他人共同成长。

在墨尔本公园的球迷向《The Athletic》描述了巴蒂如何成为他们拿起球拍的榜样和动力,而加德基和琼斯也都表示,她们深受巴蒂的鼓舞。琼斯甚至与她一起训练过几次。

在目前涌现的新秀中,琼斯和乔因特最受期待。琼斯去年闯入澳网和温网青少年女单决赛,身高只有160厘米,但击球力量惊人。“她个子小小的,但击球力度惊人。”特雷西·奥斯汀在本周的一次电话采访中说道,她在16岁时赢得了自己的首个美网冠军,与琼斯同龄。

“她胆量十足。”斯塔布斯补充道,并将她与17岁的俄罗斯世界排名第15的米拉·安德烈娃相提并论。

乔因特是WTA巡回赛上继安德烈娃之后排名最高的青少年球员。她出生于密歇根,父亲是澳大利亚人,母亲是德国人,几年前才搬到澳大利亚,并加入了布里斯班的国家网球学院。她经常与琼斯一起训练,两人都认为彼此的竞争帮助她们提升了水平。

“新一代正在崭露头角。”德米纳尔在上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他的女同胞时说道。

“澳大利亚网球正处于一个令人兴奋的阶段,因为有很多年轻球员正在崛起。”汤姆贾诺维奇在周二击败阿什琳·克鲁格晋级第二轮后表示。

基尔德里对澳大利亚网球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如果明年我们再坐在这里,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球员跻身世界前100。”他说道,“我对即将崭露头角的下一代球员感到非常兴奋。”

近年来,像澳大利亚这样的网球大国经历了多次“虚假的黎明”,因此很难预测这一代球员最终能走到哪里。这曾经的网球霸主,如今沉睡的巨人,仍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苏醒。

(封面图:Getty Images;设计:Eamonn Dalton)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