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是澳洲永久居民,这些年一直安分守己生活在悉尼,孩子也在这边读书。直到她母亲在苏格兰被诊断出癌症,夫妇俩匆匆赶回老家,陪伴至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结果,一场“人间送别”换来的是一纸来自新州税务局的“惩罚通牒”: “由于您在过去一年未在澳洲连续居住200天,需缴纳外国买家土地税附加费——金额高达116,000澳元。” ![]() 他们震惊到无语,怒火中烧。 “我们怎么会是外国人?”詹姆斯愤怒地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家就是在悉尼,而这套房也是他们唯一的自住房。 可根据新州现行政策,只要PR在一年内“没有连续居住200天”,哪怕是回国救人也不行,就会自动被归类为‘外国人’,立刻触发高达房产价值8%的附加地税。 苏珊和詹姆斯没想到,“照顾母亲”居然成了他们被扣上“外国人”的理由。他们试图申诉,解释特殊情况,向税务局递交了厚厚一摞材料,结果——被无情驳回。 现在,他们每月被迫缴纳$11,000澳元的还款,这笔意外重税,几乎把这个普通中产家庭逼到了生存边缘。 ![]() 来自新州的另一位华人也曾被类似手段“绊倒”。 这位网友分享,自己的朋友是澳洲PR,去年6月回国探望亲人,前后不过三周时间,结果回澳没几天就收到税务局来信— “土地附加税:$60,000,请尽快缴纳。” 理由竟是:他虽然住满了200天,但不是“连续”200天,再次触发“外国人附加税”机制。 更夸张的是,他2022年因为疫情未能回澳,已被征收过一次附加税,结果2023年就算已经“住够了”,还是因为缺了那所谓的“连续性”,再次中招。 这种政策,就像一个悄悄布下的陷阱,只等你走出去一步,就立即扣下。谁会中招?什么是“外国人地税附加费”? ![]() 澳洲PR如果一年中未连续在澳洲住满200天,哪怕只有几天中断,也可能被征税。最高可达房屋估值的8%附加地税。 即使是自住房,也不例外。不是投资房,不是出租,也照样中枪。 这个政策的“杀伤力”,不在于税率高,而在于其隐藏门槛与反应时间极短。很多华人PR回国照顾老人、陪产、工作短期调动,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身份”会被瞬间“变更”。 在出发时,还是“PR”;但等回来,税务身份已经是“外国人”了。 在澳洲的PR和留学生们,一定要警觉:知道自己这一年是不是“连续居住200天”了! 别让一个看似普通的决定,变成压垮你的财务灾难。房产政策频频收紧,税务逻辑越来越“精细”。一句“你不合规定”,可能就是几万澳元的账单从天而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