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澳洲23亿补贴砸向家庭储能,能否激发全球最大户用储能市场?

珀斯君 澳洲新鲜事 2025-7-9 01:59 684人围观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Big Space-Time Index 大时空指数



引言

2025年7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正式启动总预算23亿澳元的"家用电池降价计划"(CheaperHomeBatteryPlan),作为其能源转型战略的关键一环,该政策旨在通过系统性补贴与技术引导,推动户用储能系统大规模普及。本文基于澳大利亚清洁能源委员会(CEC)、联邦政府能源部公开数据及行业报告,从政策设计、市场影响及投资策略三个维度展开专业分析。



一、政策核心内容解析

本次政策调整内容在于将储能系统与小型可再生能源计划(SRES)挂钩,以获取STC证书(Small-Scale technology certificate)。在澳大利亚,STC是联邦政府可再生能源目标框架下的核心政策工具,其核心机制是每安装一套符合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用户可根据系统的预期发电量获得一定数量的STC。

这些STC证书可通过市场交易变现,直接抵扣安装成本,或由能源零售商收购以满足其可再生能源配额义务,证书的价格也会随市场变动,如2025年1月的市场参考价为38澳元/STC。以悉尼地区为例,一套9kW的太阳能系统可生成约74个STC,对应补贴约2800澳元(74×38)。

1、补贴金额

联邦政府提供的补贴金额以电池系统的可用容量为基础,最大补贴容量为50KWh。在不同年份,每KWh容量对应STC证书的份数有所差异,份数从2025年至2030年逐年递减。以40澳元/STC的单价计算不同年份的度电补贴金额如下表。换算后,2025年每千瓦时补贴372澳元,约占投资额的20-30%。



2、申请条件

在申请条件上,产品要求、安装要求、申报与备案方面均有要求。其中在太阳能协同方面,需要家庭已安装或同步安装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PV),且电池必须与太阳能系统连接。在电池性能上,电池需通过清洁能源委员会(CEC)认证,具备虚拟电厂(VPP)兼容性(即技术上支持与电网互动,但不强制参与 VPP 项目),且循环寿命需达 10 年以上,充放电效率≥90%。



二、政策影响分析

据CEC测算,安装"光储系统"的家庭年均自供电率可达75%,电费支出较传统用电模式降低40%-60%(典型10kWh系统年节省电费1800-2300澳元)。通过虚拟电厂(VPP)参与电网调峰,户均可获额外800-1200澳元年收入,推动家庭从"电力消费者"向"能源产消者"转型。

同时,分布式储能系统将有效缓解电网峰谷差压力,以南澳州为例,现有VPP项目已能在极端天气下提供12%的应急电力支撑。政策推动下,2030年澳大利亚户用储能装机量预计达3GW,配合屋顶光伏形成15GW分布式能源网络,占全国电力消费的25%以上。

另外,当前澳洲60%的储能组件依赖中国进口,政策实施后本土组装需求激增,预计带动电池PACK、BMS等环节本土化率提升%。国际竞争格局方面,特斯拉(市占率35%)、比亚迪(储能电池市占率22%)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本土企业需在系统集成、运维服务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

三、中国企业切入战略与风险防控

澳洲储能项目可通过参与VPP运营获取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等多元收益。因此,建议国内制造企业与澳洲能源零售商建立合作,开发符合NEM(国家电力市场)规则的分布式能源聚合产品。如阳光电源为HiveEnergy提供的3GWh液冷储能系统,通过集成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支持VPP接入),实现技术溢价。另外,国内企业可参与电网升级项目,结合澳洲"电网现代化计划"(2024-2035年投资120亿澳元),在智能电表、微电网控制设备等领域建立合作,构建"硬件+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最后,关注政策衍生机遇,如各州在推进社区储能项目与州级补贴政策。因为联邦补贴可与州级补贴叠加,部分州政策空间扶持力度将会更大。

在风险控制上,注意联邦补贴标准将按年度线性递减,2028年后补贴力度较初期下降40%,需重点把握2025-2027年政策红利期。同时关注2025年联邦大选对能源政策的潜在影响,自由党若执政可能调整补贴方向至化石能源转型领域。其次,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对涉及能源基础设施的项目实施严格审查,1亿澳元以上投资需经过国家安全评估(平均审批周期120天)。建议采用"本地合资公司+技术授权"模式。

四、小结

澳大利亚"家用电池降价计划"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户用储能市场化尝试,其政策设计兼具技术引导性与市场激励性,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了成熟的海外市场试验场。投资者需以合规为前提,以技术适配为核心,通过本地化运营构建竞争壁垒。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该政策不仅是短期市场机遇,更是检验企业全球化战略能力的重要标杆——唯有兼具政策敏感度、技术迭代力与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占据先机。





往期回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