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澳洲四大银行中的两家被曝开始大规模裁员,引发争议。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降薪、裁员已经成为澳洲许多大企业的主旋律。 而裁员,并不是最后一步。 被裁掉的澳洲员工,各大银行们都打算从印度补充一些…… 澳洲四大行掀起裁员潮 更多企业也有裁员计划 昨天(9月9日),澳新银行突然宣布,计划在明年9月前裁减3500名员工,同时还将裁减1000名承包商。 而这件事,其实还闹了笑话,原因是上个月一些员工突然收到了“裁员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在接到正式通知之前就得知自己被裁员的消息。 邮件中详细说明了归还工作笔记本电脑的流程。 都还电脑了,还上什么班啊?一时间,银行内人心惶惶。 ![]() 无独有偶,今天,澳洲国民银行(NAB)同样宣布,将简化其团队结构,裁减其技术和企业运营部门的人员,总数达到400多人。 ![]() 而联邦银行(CBA)还闹出了一个笑话。 该行先是引入了AI语音机器人,替代人类员工的部分工作,裁撤了几十个岗位。 然后,由于AI语音机器人并不能胜任工作,用户纷纷投诉,团队负责人都被迫冲上一线,加班接电话。 因此,联邦银行被迫向已裁撤的员工道歉,欢迎他们继续回来工作。 问题是,这些人都离职了,再召回,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这也表明,至少在现阶段,AI还不能优质完成原本需要人类员工完成的基础工作。 ![]() 四大银行在澳洲可以说属于垄断经营了,如果连四大行都开始搞这一套,其他企业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根据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协会的一份新报告,超过四分之一的雇主预计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进行裁员。 该协会的首席执行官Sarah McCann-Bartlett表示,裁员增加的原因在于员工的技能与雇主的需求不匹配。 她说:“此外,本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雇主最难填补的岗位是技术工种。” “因此,预计裁员活动的增加反映了一系列环境和职场的变化,而不仅仅是雇主的成本削减。” ![]() 近年来,澳大利亚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剧,许多公司被迫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重新评估其劳动力需求。 报告还发现,截至7月的12个月里,薪资增长预期已降至2.9%,低于上一季度的3.3%。 许多员工的工资,根本就没涨过,还要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活成本压力。 裁员之后要干啥? 赶紧招点印度人 裁员了,还引起了社会不良影响,银行自然要出来解释解释。 例如,国民银行的发言人就表示:“与许多企业一样,我们会定期审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结构,以便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 然而,金融行业工会(FSU)指出,根本不是这回事。 工会方面称,国民银行一边裁员,一边偷偷把岗位全部转到海外。 据称,国民银行在印度和越南招聘了120多个新职位,将澳洲的工作都转到海外进行。 在这一点上,澳洲的四大行可以说都差不多,一个都别想跑。 据统计,联邦银行在印度有超过5600名员工,超过总员工人数的十分之一。而联邦银行在印度并没有任何的实体机构。 此前,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则被曝将160个工作岗位转移到菲律宾。 你用的银行APP,可能早就是一堆印度人维护的了。 工会表示,银行们的做法非常无耻,整个行业都在“以牺牲工人和社区为代价来做同样的事情”。 ![]() 如今,在澳洲国内经济增长有限、企业难以开拓新市场的情况下,四大行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印度、菲律宾这样的国家。 原因也很简单,找外包。 例如软件工程师、电话客服这样的职位,在印度招聘的人力成本很低,而跨国工作并不是阻碍,时差反而成为优势,让印度员工能在澳洲员工休息的时候上班。 此外,澳洲政府对澳洲公司支付给其他国家的外国工人的工资不征税。这部分资金是可以汇到海外的。 大批澳洲公司直接裁员,在澳洲裁掉员工,去印度招聘,以此节约工资。据统计,仅在一年的时间里,澳洲至少有2万个岗位因为这种原因被外包到海外,而这意味着在澳洲本地有2万人失业。 ![]() 在印度招工人,需要的成本可能是在澳洲、美国这种地方招人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 然而,印度员工的平均素质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不仅有不少人工作效率很低,还有添乱的,制造麻烦的,闹出过不少笑话。 将工作外包给印度人,真的能是澳洲企业的生存之道吗? 综合来源:ABC、news、AFR等 推 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