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铁矿石贸易的天平,正伴随中国一纸通知而发生历史性倾斜。 “令人失望!”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面对中国暂停采购必和必拓铁矿石的决定,在公开场合如此表达了他的忧虑。但在这份外交辞令的背后,是澳大利亚最赚钱的出口项目可能受到影响的深切担忧。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要求国内钢铁生产商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这一决定在中澳两国代表就价格问题举行多次会谈未果后出炉,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资源贸易中争取定价权的决心已化为实际行动。 --- 01 谈判桌外的战略棋局 铁矿石贸易从来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占据了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的75%,却长期在定价权上受制于人。 过去几十年,尽管中国是最大的买家,却不得不接受卖方制定的价格,这种扭曲的市场地位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澳大利亚方面显然感受到了压力。阿尔巴尼斯不仅表达了他的“失望”,还特别强调,希望这个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澳大利亚政府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预测,随着全球供应增加,到明年6月,铁矿石出口收益可能会从上一财年的1160亿澳元降至1050亿澳元。 市场立刻对中国此举作出反应。必和必拓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一度下跌5%,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价格也出现波动。这场看似突然的贸易摩擦,实际上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在铁矿石定价权上长达数月的较量。 02 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中方此次的要求非常明确:不能购买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但人民币计价的交易不受影响。这表明中国的目标直接指向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 铁矿石贸易中美元结算机制的存在,意味着即使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仍然要受美元波动和美国金融系统的影响。推动铁矿石交易用人民币结算,不仅有利于中国获得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已取得进展。巴西淡水河谷已宣布以人民币结算对华铁矿石贸易,而非洲等地的铁矿石供应国也正在向人民币结算靠拢。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是主要供应国中迟迟未同意人民币结算的国家。 中国正在多维度推动“去美元化”进程。2025年3月至5月,中国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累计抛售379亿美元,同时大幅增持黄金储备。这些举措与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共同构成了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组合策略。 03 中方底气的三大支柱 中国此次在铁矿石谈判中展现的强硬姿态,背后是三大战略支柱的支撑。 中国在2022年成立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是一个集约化采购平台,代表约20家大型钢铁企业,形成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通过这一整合,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储量丰富,且矿石品位高达56-78%,远高于世界铁矿石的平均品位。预计今年年底将投产,年产铁矿石达到1.2亿吨,足以改变全球铁矿石市场的格局,迫使其他矿业巨头降价。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放缓,尤其是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的萎缩,钢铁需求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这直接影响了对铁矿石的需求。与此同时,三大矿业巨头在寻找替代市场方面遇到困难,必须降低价格来应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下降。 04 全球资源版图悄然改写 俄罗斯拥有290亿吨的铁矿石储量,位居世界第三。这些铁矿石品位高达55%,可以直接用于炼钢,无需额外加工,每吨能节省15至20元的成本。 对中国年产粗钢10亿吨的市场来说,每年可节省约150亿元。 过去几十年,全球铁矿石贸易主要以美元计价,但近年来中俄铁矿贸易中有45%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比例在过去两年内大幅上升。 这不仅增加了俄罗斯央行的外汇流动性,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逐步推动去美元化。 2025年的前八个月,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对澳大利亚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政客仍坚持“价值观同盟”,但实际上矿山CEO们纷纷前往上海,争取更多的合同和优惠条件。 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铁矿石不仅是一个替代品,更是构建三角稳定结构的关键部分。澳矿保规模、巴矿保品位、俄矿保弹性,这种多元化的供应策略增强了中国的议价能力。 05 历史教训与未来布局 中国在铁矿石定价权上的被动地位有其历史根源。2003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但定价权仍被日本新日铁等企业主导的“亚洲公开价”体系垄断。 当时中国钢铁行业的真实需求与谈判底牌被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等巨头精准掌握。据披露,谈判期间中方关键数据遭间谍泄露,导致澳方在2003-2008年多轮谈判中屡次抬价,累计造成中国损失超7000亿元。 那一阶段暴露了中国在资源安全领域的三大短板:供应链集中度过高、信息管控机制缺失、国际规则话语权不足。 如今中国通过成立统一的采购集团、开拓多元化供应渠道、推动技术革新和人民币结算,正在逐步扭转这一局面。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停购令,展现了中国在铁矿石贸易中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出击的历史性转变。 ---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夜盘成交量已经超过新加坡,形成了新的定价体系。一旦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期货和指数“三价合一”,中国钢企将获得更大的议价优势。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吉姆·查默斯已计划与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进行会谈,讨论如何应对这一局面。一边是手握多元化供应牌的中国,一边是难以承受失去最大市场的澳大利亚,这场铁矿石贸易争端的结局早已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