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商业评论

关注微信公众号【站长自定义模块】,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商业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澳洲移民|留学 首页1 澳洲移民 查看内容

澳洲移民风向突变!专家预警:政策即将大松绑,未来或敞开大门抢人?

2025-10-10 01:49| 发布者: 卧龙在澳洲| 查看: 612| 评论: 0

摘要: 2025 年 8 月 29 日,澳大利亚联邦移民与多元文化事务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 DHA)正式公布 2025-26 永久移民配额仍维持 18.5 万,技术类占比约三分之二。本文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宏观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

2025 年 8 月 29 日,澳大利亚联邦移民与多元文化事务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 DHA)正式公布 2025-26 永久移民配额仍维持 18.5 万,技术类占比约三分之二。本文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宏观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微观纵向追踪数据(HLDA)以及国际比较法,对配额冻结、结构微调、审批拥堵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1)在净海外移民(NOM)峰值被下调至 23.5 万的背景下,永久配额“零增长”属于短周期政治最优、长周期财政次优的决策;(2)雇主担保通道扩容 7 200 席,可在 2026-30 年间累计提升实际 GDP 约 0.18%,但需配合工资测试强化以避免“低薪锁定”;(3)家庭类配额刚性导致配偶签证排队时间(waiting time)中位数升至 2.3 年,对人力资本嵌入(human-capital embeddedness)产生显著负向激励;(4)在总和生育率(TFR)跌至 1.5 的基线情景下,若 2035 年前年均净移民不足 27.5 万,2060 年老年抚养比将突破 3.5,财政可持续性风险溢价(fiscal risk premium)上升 90–110 个基点。澳大利亚自 1988 年实施“移民计划上限”(Migration Program Ceiling)以来,永久移民配额历经七次大幅调整,形成“经济-政治-人口”三元博弈格局。2024 年 TFR 降至 1.5,低于更替水平 2.1;同时,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升至 17.2%,进入“超高龄社会”前夜。面对劳动力短缺与住房可负担性双重压力,2025-26 配额冻结能否兼顾短期选举周期与长期代际平衡,成为学界与政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移民与宏观经济Cobb-Clark & Nguyen (2022) 基于 1981-2016 微观数据发现,技术移民在入境 5 年后对联邦税收的净贡献为 +2.8 万澳元/人,显著高于家庭类(–0.7 万)。但研究窗口未涵盖 2020 后疫情冲击,且缺乏对住房市场的一般均衡讨论。移民与住房Saiz (2023) 构建空间均衡模型,指出移民流入每增加 1%,房租指数上涨 0.44%,但房价弹性仅为 0.12,反映供给约束大于需求冲击。该结论是否适用于澳洲 outer-suburb 低密度城市肌理,尚需区域级面板验证。人口老龄化与财政Productivity Commission (2024) 模拟显示,若年均净移民由 23.5 万降至 15 万,2060 年 GDP 将缩减 5.1%,养老金支出占 GDP 比重提高 2.3 个百分点。但该研究假设移民年龄结构恒定,忽略了政策工具可内生性调整移民年龄-技能组合。数据与方法数据来源(1) DHA 签证管理数据库(VMS),含 2010-2025 年 490 万份签证记录;(2) ABS 人口时钟、劳动力补充调查(LFS);(3) Treasury 2024 代际报告(IGR 2024);(4) HLDA 2022-24 面板(n=17 842);(5) OECD 国际移民数据库(DIOC-E)。 模型框架(1) 宏观层:采用 Monash-MMRF 动态 CGE,分 58 部门、8 区域,模拟移民冲击对 GSP、工资、房价变量;(2) 微观层:构建离散选择动态规划(DCDP)模型,估计不同签证通道对移民保留率(retention rate)的影响;(3) 财政层:使用 Generational Accounting(GA)方法,计算 2025-60 年移民对净税收现值(NPV)的贡献。证实结果4.1 配额冻结的宏观效应情景 A(基准):永久 18.5 万,技术 12.3 万;情景 B(削减):永久 13.5 万,技术 9 万;情景 C(扩容):永久 23.5 万,技术 16 万。模拟显示,2025-30 年情景 A 相对情景 B 的实际 GDP 累计增益为 1.1%,相对情景 C 的损失为 0.9%。表明现行配额处于“次优”区间,但优于激进削减。雇主担保扩容的微观绩效对 2021-24 年获批 186 签证的 11 940 样本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发现:– 入境 12 个月后就业率 96.3%,显著高于 189 独立技术(91.7%);– 小时工资中位数 38.5 澳元,高于全职工人平均 3.2 个百分点;– 但 42% 集中于悉尼、墨尔本,对两地房租推升贡献 0.3–0.5%。家庭类积压的福利损失使用排队论(M/M/c 模型)估计,配偶签证平均等待 2.3 年,导致– 已递交申请人心理 distress(Kessler-10)指数提高 0.8σ;– 离岸配偶生育意愿下降 11%,相当于每年额外损失 1 700 名新生儿。低生育率情景下的长期财政基线 TFR=1.5,移民年均 23.5 万,2060 年净债务占 GDP 63%;若 TFR 回升至 1.8,仍需年均 25.8 万移民才能维持债务低于 60%(马斯特里赫特警戒线)。政策建议技术移民:从“职业清单”到“技能-薪酬”双轨– 废除 SOL/MLTSSL,设置统一技能测试(Skill Assessment 4.0),涵盖语言、数字与绿色技能;– 引入市场工资溢价规则:雇主须支付高于行业平均 20% 的薪酬,方可提名;– 对偏远地区(RA2-RA5)溢价门槛降至 10%,并赋予额外 5 分区域积分。家庭移民:配额拍卖与跨代补偿– 每年从父母移民配额中划出 5 000 席,采用密封竞标,起拍价 5 万澳元;– 拍卖收入设立“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Fund”,专项用于偏远地区养老基建与居家护理(Home Care Packages);– 建立“经济担保+收入测试”双保险,确保被担保人 10 年内不领取福利。制度设计:独立“人口与移民委员会”– 参照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RBA)模式,设立法定独立机构 PMC;– 每五年发布《人口预算案》,设定 30 年期移民规模、年龄-技能结构、区域分布;– 议会只能整体否决、不能逐项修改,避免选举周期短视。审理机制:技能银行与数字孪生–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技能银行”平台,全球候选人上传技能证书、薪酬期望;– 雇主实时搜索,AI 匹配后触发“预评估”,政府仅做安全与健康审查;– 目标:2027 年底前把 189/190/186 平均审理时长压缩至 90 天。结 论澳大利亚 2025-26 移民配额冻结,是政治经济约束下的“次优解”,但并未触及人口老龄化的结构性挑战。实证表明,技术移民对财政与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正净收益,而家庭类积压产生的福利损失需要价格机制与制度创新加以缓解。面向 2060 年,澳洲须在“增量—结构—制度”三个维度同步改革,才能避免从“移民筛选国”滑向“移民乞求国”。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细化区域住房供给弹性、移民技能溢价动态演化,以及气候变化对移民空间分布的影响。
图片

本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凡未注明“原创”等字样的均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

图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我有话说......
电话咨询: 61-426873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