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袋袋色彩鲜艳的儿童游戏沙, 正让澳大利亚的数百所学校 陷入停课潮。 近日, 数百所学校因校内使用的彩色游戏沙 可能含有一级致癌物石棉而相继关闭。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确认, 部分问题彩沙的源头, 意外地指向了一个遥远的来源 ——中国的一处采石场。 01 意外引爆的隐患 这场全国性安全危机的起点,是一次偶然的设备测试。 “这并非源于线人举报,也不是因为事先怀疑产品含石棉。”ACCC副主席Catriona Lowe解释道,“事实上,当时实验室只是为了测试他们的一台新设备。” 检测人员意外发现样本中含有石棉成分,触发了这场全国性的产品安全响应。 ![]() 尽管该类产品已在澳洲销售多年,但在入境时从未接受过相关检测,使得这类含石棉产品得以长期在市场上销售。 Lowe对此解释称,“供应商有责任评估其销售产品的风险,并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 随着调查深入,ACCC上周宣布供应商Educational Colours和Officeworks对彩色沙子发起自愿召回。 连锁反应迅速蔓延。 Kmart和Target也因石棉污染担忧,将彩色沙子产品下架。 全球电商平台Temu一度在其网站上推广Educational Colours旗下的彩色沙产品,且产品页面标注该沙“无毒”且“安全”。 ACCC确认已对仍在网站上推广该产品的零售商展开调查。 Lowe强调:“鉴于自愿召回工作已启动,对于任何继续销售相关产品的行为,我们都将严肃处理。” Temu随后将相关产品下架。 02 彩沙中的致癌物 石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肺癌。 石棉是一种天然矿物,它常常和另一种矿物——滑石——共生在一起。 如果在开采滑石矿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彻底的分离和提纯,那么石棉纤维就很容易混入滑石粉中。 因此,纯净、高质量的滑石粉成本较高。 一些生产商(尤其是那些追求低价、缺乏严格质量管控的厂家)可能会为了降低成本,从一些不正规、监管不严的矿区采购廉价的滑石粉原料。 澳洲官方检测显示,不同批次的沙子产品中含有两种石棉痕迹——透闪石和温石棉。 “它们以所谓的纤维束形式存在,”Lowe说明,“石棉的危害在于,当极其细小的纤维被释放并被人类吸入时才会产生。” 不过此次产品中的石棉为天然存在、未经粉碎处理,因而释放纤维的风险较低。 尽管风险低,澳大利亚当局出于“预防性原则”,仍全面下架相关产品, 因为石棉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都应避免,尤其是对儿童而言。 03 全国震荡:千校停课暴露监管真空 这场安全危机已波及澳大利亚全国教育系统。 数据显示,超过1000所学校和幼儿教育中心报告在课程活动中使用过这类沙子。 ![]() 周二,南澳、首都领地和塔州的数十所学校仍处于关闭状态,以便进行清洁。 首都领地教育部长伊薇特·贝瑞表示,她理解此次停课可能令家长不安,但强调风险被评估为较低。 相关检测已于前一天下午启动,初步结果显示空气样本中未发现石棉纤维,检测仍会持续进行。 澳大利亚产品安全体系存在的漏洞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 尽管自2015年起,澳大利亚边境部队规定进口含石棉产品的个人将面临最高22.2万澳元罚款或5年监禁,企业则面临超过100万澳元罚款。 但实际上,这类产品仍然长期顺利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Lowe表示,ACCC支持“探索加强和完善澳大利亚产品安全体系”,并指出“其他多个经合组织国家的安全体系中,都包含主动式产品安全义务。” 此次自愿召回涉及约87家零售商,供应商及各州工作安全局正对相关彩色沙产品展开检测。 ![]() 这场安全事件,最终促使澳大利亚建立更主动、更严格的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如此才是防止类似事件重演的关键。 对消费者而言,此次事件无疑是一次警示: 即使是看似无害的儿童玩具,其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安全风险。 材料来源:今日澳洲APP、网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