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联生活周刊》详细报道了最近发生的一起案件,涉及到两个人物。首先是遇害的32岁外卖员小李,他在报道中被描绘为一个年轻的外卖员,每天辛勤工作,为了生计奔波在城市的街头巷尾。 而另一个人物是54岁的保安老赵,他被描绘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保安人员,负责维护小区的安全。通过相对客观的笔触,报道详细描述了他们各自的职业和处境。 看完这个报道后,我发现: 这个悲剧实际上更像是揭示了穷人所面临的困境,而不仅仅是底层人群相互伤害的一种罪证。 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时,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匆忙地给他们贴上一个标签,然后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全盘否定。 当你真正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探索一件事情的真相时,你会意识到: 贴标签真是太懒了!它只看表面,完全忽视了一个人的真实个性和一件事情的多面性。 青岛保安刺死外卖员的事件已经发生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当这件轰动全网的事件发生后,人们纷纷贴上了“底层互害”的标签,认为这是穷人之间互相刁难的又一个证据。 然后,这件事让我们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我们对这个社会,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穷人,又多了一份厌恶和悲伤。 ![]() 惨案——小区门口,保安刺死骑手 2023年12月5日,青岛市李沧区中海国际社区一里城小区一期发生了一起非常可怕的事件,就在小区门口,一名保安刺死了一名骑手。 晚上10点07分,外卖员小李,他穿着一件鲜艳的黄色外卖服装,骑着一辆电动车,准时来到了小区的大门口。 监控显示,他匆匆将车停在路边,焦急地在大门口来回踱步。 就在那个时候,一个穿着蓝色保安制服的保安老赵,从小区保安亭走了出来,直接朝着小李走去。 两个人站在那里,他们的脸上带着不友好的表情,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敌意。保安老赵生气地指着小李,似乎在责备他。 就在那个时候,突然间,老赵用他的右手从他的腰间抽出了一把刀,然后他朝着小李的胸前刺了过去。 ![]() 老赵非常生气,他用力地攻击小李,小李被迫一次又一次地后退,他的胸前、腰部、背部和面部被刺了好几刀,最终无法支撑,倒在地上。 小李倒下后,老赵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 他不停地挥舞着刀,狠狠地朝小李的背部刺了几刀,直到有人听见了争吵声,急忙跑过来,将老赵拉走。 整个行凶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32岁的外卖员小李被刺了数刀,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最终不幸离世。 ![]() 警察当场抓获了那位54岁的保安老赵,他因为极度愤怒而杀人。 有个目击证人说,这场冲突的起因是因为小区不允许外卖人员进入。当时,小李想要骑车进小区送外卖,可老赵却不同意。 在惨案发生之前,小李曾经骑着电动车进入小区,他是为了送外卖。在那个时候,他和保安老赵发生了冲突。 这是一个悲剧,因为旧怨和新仇的结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如果我们把倒在老赵刀下的那一天算上,现年32岁的外卖员小李仅仅送外卖了6天。 小李出事后不幸去世了,他住在吉林延边的父母,他们对他成为一名外卖员毫不知情。 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与孩子真实的状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困境。 ![]() 留学——花100多万,还欠下外债 花了100多万去留学,结果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外卖员小李是家里的长子,他下面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弟弟。 他的父亲每天都去他们老家的一家饭店工作,他在那里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比如招待客人、清理桌子和洗碗。他的母亲则在别人家里做保姆,她负责照顾那家人的孩子,做家务和做饭。她每天早上都会起床很早,然后赶去那家人的家里开始工作。 两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的工资总和还不到7000块。 尽管如此,小李高中毕业后,他的父母仍然坚持让他去澳洲留学,因为他们希望他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小李选择了心理学作为他的专业,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为此投入了超过100万的费用。 这100多万的花费,其中有一半是他的父母借给他的,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还清。 ![]() 六年前,小李从澳洲留学回来了。当时,他已经在澳洲工作了两年。至于他在那段时间里具体做了什么,家人并不清楚。 家人知道的是,小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并没有选择从事与心理学有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一份与木工有关的工作。他整天都窝在家里,专注地从事木工工作。 他找来了一大堆木头,然后每天都在一个空闲的厂房里用锯子锯木头,制作桌子。他一开始就投入其中,一整天都在忙碌地工作,结果浑身都被木屑覆盖。 他完全沉浸在木工方面的兴趣中,没有找到一份工作,也没有赚到一分钱。 他曾经有一个想法,想设计一款APP来卖自己亲手制作的家具。他希望通过这个APP能够将自己的家具推销出去。然而,后来短视频开始风靡起来,他决定尝试拍摄短视频来推销自己的家具。他希望通过这种新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购买他的家具。 很遗憾,小李的手工家具已经推销了若干年了,但是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2023年11月,他接到亲戚的电话,希望他能去青岛帮他们做旅游。于是,从老家出发,来到了青岛。 天气变冷之后,亲戚的旅游生意开始变得冷清起来。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会有一些客户光顾。为了增加收入,他决定瞒着亲戚去送外卖。 在外卖工作站经理看来,小李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其他人每天送出几十个订单,而他却能够送出100个订单。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小李非常渴望得到这份工作,他迫切地希望能够尽快赚钱,并且充满了热情。 小李曾经说过: 他最对不起的人是父母。他不想结婚,只想在经济上取得一些成就,以便能够帮助父母分担一些负担。 很遗憾的是,在他决定认真努力赚钱的第六天,他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 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每个月都要面对各种开销和债务。但为了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不得不花费超过100万甚至更多的钱,将他送到国外留学。 孩子留学回来后,他并没有找到与他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没有利用他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来找到工作。 他整天呆在家里,专注地从事传统而古老的木工工作。然而,他面临一个难题,就是无法找到销路来卖出他的木工产品,这让他无法找到一条能够赚钱的途径。 最后,他决定摘下孔乙己的长衫,毅然决定面对生活和现实,成为一名外卖员,这个职业并不要求高学历,他希望能够帮助年迈的父母分担一些经济压力。 然而,就在他做的第6天,一个保安却把他杀死了。 只有那些已经年迈、头发已经变白的父母,以及那些尚未偿还的当年留学所欠下的外债,才留在了黑发人的身边。 面对父母的付出和期待。 他的悲剧内核的另一部分,源自于被困在平台算法中无法自拔的处境。 ![]() 困境——他们,都被困在算法里 我们面临的困境是,每个人都陷入了算法的束缚之中。 在一城小区,小李倒在血泊中。这个小区一直都实行着封闭式管理,所以外卖车辆是被禁止进入的。骑手们只能步行来送餐。 这个小区实在太大了,楼栋也太多了!要走路送一份外卖需要5-10分钟,对骑手简直是太久了!因此,很多外卖员因为超时被处罚过,这个小区被他们称为“外卖员的噩梦之地”。 根据外卖平台的规定,如果外卖员能够准时送达20个订单,他们将会获得2分的加分。根据加分的多少,平台将评选出一到六级的骑手。 当骑手的级别越高,他/她所获得的奖励就会越丰厚。 如果一次订单超时了,那么就会被扣掉2分,并且等级会被降低。 嗯,就是说,惩罚的力度比奖励力度要大好几十倍呢。 很多外卖员为了避免受到处罚,就必须努力提高送餐速度。 ![]() 在案发之前,小李之所以选择骑着电动车强行闯入事发小区,是因为他非常害怕会受到处罚。 当事件发生时,他和保安老赵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因为他急着要进去送外卖,而老赵却阻止他进入,导致两人发生了争执。 老赵情绪失控,心怀恶意地拿出一把刀,然后一刀刀地刺向了小李。 无论是出于一时冲动还是经过深思熟虑,那个杀人的老赵,他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老赵同事告诉我们的是: 杀人犯老赵,就像我们一样,陷入了算法的困境中。 根据青岛市的情况来看,一个保安的工资大致在2500元到3500元之间。 因为小区物业有明确的规定,不允许外卖人员和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如果保安发现有人放外卖员进来,他们会被罚款50元。 在这个由3700户组成的小区里,每天会有多少份外卖送到门口呢? 至少有上百个订单。 如果他们允许一个外卖员进来,然后他因为这个原因被罚款50元,那么如果监管不力持续一天,他一个月的工资就会被罚完。 ![]()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为老赵故意杀人的行为找借口。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除了被称为“底层互害”的标签之外,那个54岁的老赵,他每天都守在岗亭里看着大门,而那个32岁的小李,他曾经留学归来,现在却只能送外卖。他们两个人的本质都被困在了这个无情的算法之中。 他们之间的冲突并不仅仅是关于小区物业规定的问题,实际上是两个人陷入了各自为难且无法解决的困境。 小李心怀希望,渴望进入那扇由老赵守护的大门。这个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们都面临着无法左右的命运。 在资本和算法的操纵之下,他们都陷入了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是选择为了生存而追求金钱,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放弃金钱。 如果你想通过工作来赚钱养家,那就必须要非常努力和坚决。 如果你想让某人得到好处,那就必须付出一定的经济损失。 最终,当面临选择时,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逐金钱,而不是珍惜生命。然而,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回忆起多年前广东遭受台风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心碎的事情。那时,有一个中年男子被自己的集装箱车压死了。这个悲剧让我想起了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他们都在艰难地坚持着,咬紧牙关,努力生活下去。他们常说的那句话也在我脑海中回荡着:和金钱相比,生命算什么呢?” ![]() 除了我们面临的算法困境和教育困境,还有一个我想谈谈的困境,那就是羞辱的困境。 我们需要审视关于“底层互害”的说法,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来自底层的人,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深信“底层互害”这种说法。 我相信,当一个人的经济状况越贫困时,他的认知能力会降低,思维的范围也会变得狭窄。因此,他们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互相伤害,甚至互相算计。 我们周围那些亲戚和朋友,他们总是对你心怀不满,嘲笑你没有,嫌弃你贫穷,又害怕你富有,欺负你软弱,又害怕你强大。这些人正好证明了这个观点,不是吗? 但是在这些年里,我读了一些书,经历了一些事情,思考了一些问题之后,我发现将穷人之间的悲剧归咎于“底层互害”的标签,往往是对穷人进行一种虚伪的打标和羞辱。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贫穷这个境遇。 这个社会一开始就只给穷人分配了极其有限的资源。 ![]() 我们期待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贫困的人,从一开始就具备富人的思维和视野,拥有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立场。这就好像嘲笑山涧中的野花,为什么无法绽放出牡丹那般的华丽。 每当发生一起悲惨事件,总是不断有人将其归咎于穷人,称之为“底层互害”。然而,事实上,这只是资本和上层阶级设下的陷阱。 你看,我一直说穷人不行,他们就是垃圾,他们根本成不了大事,除了给社会带来百害而无一利。” 你好好想想,富人和权贵之间难道没有互相伤害和暗中算计吗? 想一想当当两位创始人离婚时的激烈争夺,想一想湖南一位亿万富翁被自己的亲生儿子送进精神病院,想一想上市公司中的下属竟然用毒毒死了自己的老板…… 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说“富人互害”呢?! 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欺负弱者而害怕强者,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类天生追求力量和优势的心理。 当我们羞辱穷人时,我们会让那些认知水平较低的穷人感到无比羞耻,以至于他们不敢反抗,内心深处只会不断告诉自己:“我就是不行”。 但是,如果我们羞辱富人,他们会感到愤怒并采取报复行动,因为他们拥有权力和资源,他们可能会对我们说:“你再敢说我一句试试看”。 在面对人性的时候,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没有区别。 无论是在贫民窟还是在富人社交圈,人们总是会发生伤害和争夺、恶意和杀戮、妒忌和排挤的情况。 ![]()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底层互害”和“富人互害”这两种现象都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我们底层的人,或者说我们出身底层的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警惕是否陷入了被贴上标签的羞耻中,被别人看不起我们自己和我们来自的地方。 保安老赵已经54岁了,他故意杀人这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他是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的。 如果没有这场灾祸,32岁的外卖员小李本应该能够亲眼目睹新年的太阳。 这场悲剧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思考是: 是谁把我们这些人困在了算法的困境里? 这个规则一开始就是这样,那它一定是正确的吗? 无论是保安还是外卖员,无论是小商小贩还是城管执法人员,除了互相辱骂和威胁,他们是否还能够以友善的态度相互支持和合作呢? 非常感谢你坚持读完这篇文章。 悲惨的案件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吧。 |